首页 > 兰陵风流 > 第三十一章 女皇

我的书架

明宗是萧琰佩服的大唐第二位天子,能以女子之身、皇后之位战役夺了皇位,绝对是前无前人、后无来者了吧!

讲完一节,喝茶歇息时,萧琰俄然道:“《明宗实录·懿德后君传记》上说,后君丰采高彻,如瑶林琼树,未入宫前,见者曰:‘见王嘉华,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大唐世说新语》上讲,王三郎入宫时长安士女一片哭声,说‘今后不见王郎风仪也!’这么一个才貎双绝的郎君,莫非明宗天子没动心过?”不然怎会这般狠绝设想?

明宗是大唐第五位天子,也是大唐第一名女皇,初时姓王名祉,是太原王氏的嫡长女,生母是高祖之女、太宗之妹,宣惠长公主。十五岁被太宗天子选中,嫁与表兄、太子李炽为太子妃。太宗薨后,李炽即位,即仁宗整天子,册太子妃为皇后。皇后在位十七年,因仁宗得了头风,多代仁宗理政,朝臣称“皇后陛下”,仁宗薨后,皇后以母族之姓复姓为李,担当皇位,即明宗睿天子。

萧琰很有些欣然,沈清猗拿书敲了她一下,“任他好处攘攘,持正心,行我道就是了。”

商朝所建立的,最原始的庙号只要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奠曰“世”(世祖盘庚、世宗且甲)、复兴者曰“中”(中宗且乙)。——后代朝代的庙号根基遵循这类。

沈清猗道:“仁宗为帝时,南北已经同一五十二年,四夷根基安定。与太.祖、高祖、太宗三位兵马天子比拟,仁宗显得文气了。当然,武定后需求武功。

沈清猗向她笑了笑,接过秉笔奉上的茶汤,喝了一口递给青葙,坐到书案前看了眼《高宗实录》,问道:“阿琰读到哪了?”

绮娘送的这个生辰礼公然是大礼。

这是非常精美、又非常奥妙的布局。明宗一半血脉是父族王氏、一半血脉是母族皇室。世人都以父族为宗族,太宗却恰好极具魄力的选中了明宗——姓,能够改!一样是一半血缘,公主的后代为何不能成为李家人?

“持正心,行我道!”这话如同钟鼓响在萧琰耳中。

萧琮固然绝望,却也很欣喜,早晨出门观灯和父亲提及时就赞道:“阿琰真是尽力呀。”

以是,如果瞥见唐朝的人读《唐史》,宋朝人的读《宋史》那必定是穿越了~

沈清猗读史喜好从上溯下,她道:“高宗能将太原王氏从甲姓第一世家拉下来,是在太宗、明宗谋智的奠定上,真正设局的是太宗、明宗。切当的说,从太宗天子为太子娶明宗为太子妃时,就已经在布这局棋。”

萧琰记起《明宗实录》里对明宗的批评是“性毅,果断,明睿”,而仁宗的性子则宽仁而柔嫩寡断,最后即位的那几年便是朝令夕改,用人不能耐久,五年间换了十一名宰相,唯尚书令王辑——太原王氏的家主——的位置一向没变,直到仁宗头风发作,明宗以皇后秉政,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宰相班子才稳定下来,朝廷诏令也获得了持续。

她伸手拿茶盏,茶已经凉了,向外叫了声“奉茶”。秉笔应了声,用托盘端着两盏热茶出去,将凉盏换下了。

沈清猗道:“高宗能以公主即帝位,也和太原王氏的支撑分不开。”

太宗天子没有挑选太悠远的皇孙,而是挑选了明宗。谁晓得阿谁未出世的皇孙能不能成器呢?太宗一旦废撤除男女的边界,明宗无疑就是最好的挑选。

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的时候,萧琮说上元夜贺州城最热烈,一家子人都要去观灯,萧琰心动了半晌,想起母亲说的“志毅者,不为外物所动”,便点头说:“阿兄,我还是不去了。今后还会有上元夜的,但习武一懒惰,就要破钞百倍的力量补回。”

推荐阅读: 天生一对     召唤天骄     嫡裔     回档1988     直播国民男神:染爷,强势撩     龙珠之变身最强     武魂至尊     第一宠婚:总裁,别太坏     鲜妻好甜     强势婚宠,首席不讲理1     战神之王     情人100天:女人乖乖就范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