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瑛、明善也惊奇瞪圆了眼,两人相互看看,皇上亲身掌灯,不但本朝没有先例,就是翻遍二十四史,也不见记录!
霁月笑着接了畴昔,不自发却读出了声。
但是,走进内室,手里的纸却不忍放下,她时而低头,时面托腮,时而一笑,时而感喟,看她并无睡意,那婢女笑道,“蜜斯,你前日不还在读《尚书》吗?”
魏瑛本为翰林领袖,文坛魁首,更是不拘她这份才情,父女二人闲暇时唱诗作答,嫡亲之乐倒也融融。
“是。”魏瑛等人忙承诺下来。
“皇上,您脚上的鹿皮油靴湿了,您再换一双吧。”魏家璋道,他蹲在地上,悄悄把宣赤脚上的靴子扒了下来,又悄悄地替他换上新的。
讷采更是利诱不已,他用力摇点头,最后干脆走进雨中,待那冰冷的雨丝湿面润发,还是感受心中炽热一片,但他晓得,这竟不是梦境,这是真的!
………………………………………
成文运一次与众教习喝酒时,对劲地说道,“咸安宫三位门生,我看将来大有前程,开府封疆也未为可知,那第一个,当然是肃文,第二第三就是麻勒吉、图尔宸……这是我们咸安宫的三英……”
魏瑛笑道,“人,都会变的,偶然,你瞧着的是他的大要,或者,瞧着的是他的另一面,……嗯,不过,觉得父看来,身上有些痞性并没有甚么不当之处,只要用对处所,管得住心神,并无坏处,咸安宫骑射教习张凤鸣,在营里敢跟将军直接叫板,全部咸安宫九十名门生当中,唯独赞美肃文一人。”
内里的雨是越下越大了,全部紫禁城覆盖在一片烟雨苍茫当中。
那司官笑道,“此人作诗真好,但是这字――仿佛差着一筹。”
宣光背动手细心地看着肃文的行书,又盯肃文一眼,却又渐渐走回隔壁,“统统官门生的诗作,都呈给朕一份。”
“臣等恭送皇上。”魏瑛带头跪了下去。
“如何还没睡?”那魏瑛倒是眉开眼笑,他只要这么一个宝贝闺女,却不象要求男儿那样去要求她,就是在朝堂上整天板着的道学面孔,见到这个女儿后也变得慈爱驯良。
“爹爹,你也不常嘉奖人的,如何明天嘴里也象抹了蜜似的,好了,我去睡了,您也早些歇息,半夜还要上朝呢!”霁月一见礼,回身朝内室走去。
外务府的司官更是人精中的人精,他顿时明白过来,且不提皇上亲身掌灯,就是单以这个门生仿照的是当今皇上的字,谁还敢说皇上的字不好吗?
魏瑛应酬回家已是靠近亥时。
听着婢女均匀的熟睡,霁月又坐了起来,
………………………………………
一排,两排,三排,四排……
早晨端亲王宴客,请的倒是咸安宫一干总裁和本身这个协理大臣,坐陪的是正黄旗的六贝勒承瑞,这是个滑稽人,也是个熟透了的旗人,虽不热中于政治,但对养狗遛鸟、莳花养鱼,唱戏平话,非常痴迷,一席下来,那张嘴就没闲着。
一张张翻阅结束,他又把肃文的字拿了出来。
“掌灯吧,内里太暗了,那边竟是看不到亮光。”宣光叮咛道。
肃文早已站了起来,皇上亲身掌烛,这是他想也不敢想的。
目睹宣光走远,他又拿起桌上的诗来,他的目光霍然一跳,嘴角绽放一丝笑容。
“果然是好诗呢,”霁月的脸俄然红了,面前又呈现了阿谁在栅栏里高唱京戏的地痞,呈现了阿谁在隆福寺桥上的老炮,呈现了阿谁不拘一格给人瞧病的“地痞”,“爹,我传闻此人之前是个地痞,人称内城净街虎!”
当五天后,咸安宫官学的成绩正式出炉后,肃文以全科甲等的成绩,位列咸安宫官门生榜首,成文运亲身表扬,端亲王宏奕、吏部满尚书魏瑛、外务府总管明善亲身参加,甲等门生每月赋税更加,咸安宫官学的名誉更是一举超出了国子监,成为名符实在的第一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