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早在正阳楼订了一桌席面,家里也清算得焕然一新,单等惠娴上门。
“甚么叫子时吧?你儿子甚么时候生的你不晓得?又遛鸟去了吧?”他边说边笑边写,写完递给福庆看看,装上封套,又拿过一个红纸签,“嗯,写上个喜字,这就齐活了!得来,今儿也没事,我这就给您往讷采家走一趟,你说你,昨儿过来,他当值,利市我们仨把事办了多好,这还得我再跑一趟!”
罗大人看看他,“成,十六岁的六品官,还没含混。”
惠娴的额娘看看那柄玉快意,那代表着男家对劲,再瞅瞅那些“正明斋”的点心,都装在一个精彩的匣子里,并没有效蒲包,舒心肠笑了,如用蒲包,那就意味着“稀松平常二五眼”,这是女家极其不喜的。
一句话,说得惠娴羞红了脸,讷采与她额娘回过甚,慈爱地看看她,“弟弟哭了,我出来看看。”她红着脸走进里屋。
“她婶子,这是金戒指一对,金镯子一对,金耳环一对,金颈圈一个,玉快意一柄,大小八件的糕点,您瞅瞅。”额娘固然笑着,但正襟端坐,如对大宾,“您还对劲,就把惠妞叫出来,我给她戴上戒指。”
此时,最是又香又甜的就是肃文与惠娴了,但是肃文站在阿玛与额娘的身后,惠娴站在讷采与额娘身后,肃文笑着瞧她一眼,她就含笑着把头低下去,但是过不一会儿,又把头抬起来,脸上始终挂着笑,透着红。
惠娴的额娘看看正在红着脸给大师添茶的惠娴,笑道,“惠妞,跟我出去。”
“呵呵,这,我敢忘吗?”他强放心神,笑道,“曾祖僧格,满州正白旗副都统,祖父格罗,正白旗第九参领,父,”他叹口气,“正白旗第三参领。”
腊八节这天,肃文带着多隆阿、胡进宝和三妞,又约上麻勒吉等人,到雍和宫去吃腊八粥,阿玛福庆泡好了“腊八醋”,煮好了“腊八肉”,熬好“腊八粥”,盛入食盒,就要往讷采家去送。
“好,我们先回,明儿我们在家侯着啊。”额娘也不啰嗦,起家往外走去。
天,湛蓝湛蓝的,三朵两朵的云彩悠悠飘着,一阵婉转的鸽哨从天涯传来,超出袅袅升腾的白烟,倒是越传越远,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二人笑着走出来,肃文倒是一把抓住惠娴的手,“今后,便能够名正言顺了。”
这饽饽单往油里滚,老罗那边也是没二话,笑着磨墨持笔,开端写流派帖。
讷采、惠娴额娘并惠娴送到大门口,目睹出了胡同,肃文才忍不住问道,“额娘,惠娴刚才如何着了,怪怪的。”
“廿三糖瓜儿粘,廿四扫房日,廿五糊窗,廿六炖大肉,廿七杀公鸡,廿八把面发,廿九蒸馒头,”额娘看着院里不竭忙活的嫂子,赛虎正亲热地围着肃安转着圈,亲热的伸着舌头舔着,“我看,肃文现在有了官职,年纪也不小了,年前给两个孩子把婚事定下来吧。”
…………………………………………
大嫂仓猝去捂她的嘴,两人正在打闹,讷采带着一身新衣盛服的惠娴走了出去。
额娘笑道,“惠娴她额娘刚才给她扎上红辫根了,这小定以后,就要扎红绳了,这就是说她是有主儿的人了,额娘给她戴上戒指呢,就是要圈住她!”
嫂子下认识地看看额娘,又看看这鬼灵精怪的小姑,笑道,“来岁这个时候,就该轮到惠娴当家了,呵呵,你人小鬼大的,赶明儿,找个恶婆婆,让你尝尝短长!”
“对劲,对劲,”惠娴的额娘笑道,“惠妞,出来喽!”
额娘白他一眼,“晓得,丢不了你的分子!”她看看明丽的阳光,“年前把通媒、小定办了,这当官了,再不结婚,让人始终把他当孩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