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床是义庄独一的一张床,是守夜的老头轮值时打盹儿的处所。本来今早就要盖棺送葬,没想到相府的七蜜斯俄然从棺材里爬了出来,把请来哭丧的伴计妇人吓得满屋子乱窜。
相府的锦园华贵而不失高雅。
“物以稀为贵,传闻这黄山毛峰每年只产数十斗,这么贵重的茶也只要在姐姐这儿才气品到。”
正要开口怒斥,那仆妇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妇人们都纷繁出言夸奖,前仆后继谁也不甘掉队,把相府里的花啊、茶啊、小桥流水甚么的十足都奖饰了一番,连花丛中飞舞的胡蝶也得了这般殊荣。
提到本身的儿子,郑氏眼底笑意浓浓,“不过此类毛峰茶芽柔嫩细嫩,叶片肥厚,香气芬芳,滋味醇甜,在江南也是颇受公子们的爱好,客岁歙州倒也进贡了一些。”
乍眼一看,还真是会让人吓一大跳。
这话明面上固然是汲引了窦氏的夫家,言下之意倒是说昊哥儿与陵王干系深厚。
昊哥儿随陵王南下才有机遇带回如此好茶,的确来之不易。
七蜜斯就那么直勾勾地盯着呼天抢地满屋子的人,站在棺材旁一动也不动。
花亭里的氛围正和谐热烈,就见有仆妇跌跌撞撞地从廊下奔来。郑氏脸上闪过一丝不悦,偌大的相府,还没有这么没端方的下人。
苏喜妹木讷地抬开端来,板滞的眸光凝睇着面前的妇人有些暗淡不明,乌黑的瞳孔仿佛没有甚么焦距,神情也是呆呆地。
“休要胡说!”她一巴掌拍在花桌上,“举头三尺有神明,哪来的妖妖怪怪!”
甚么时候的事?
“乖孩子,真是苦了你了。”郑氏开口说道,语气中却带着一丝薄叹,伸手抚了抚苏喜妹混乱的鬓发,脸上暴露慈爱的笑容,就像她真的是心疼长辈的长辈一样。
“姐姐家的两位公子不也是品学兼优,传闻在国子监的文生中风头正盛,姐姐当真是好福分。”有妇人忙着恭维窦氏。
开口接上话的是太仆寺少卿方弘文的夫人窦氏,窦氏与郑氏向来交好,但夫家品阶正四品,远不及相府大老爷在朝中的职位和名誉,言词中少不了一些奉迎阿谀。
苏喜妹总算回过神来,但也只是睨了一眼面前打扮富丽的妇人,旋即便低下了头,甚么话也没有说。这看在郑氏的眼里倒是觉得她还没从方才的惊诧中复苏过来。
众妇人听着欢畅地笑了。
都城西面山头的义庄,苏喜妹穿戴一身素色的麻布衣,眼神带着一丝恍忽,垂着头悄悄地倚在床栏边,仿佛在思考着甚么。
谁不晓得当下陵王炙手可热!
幸亏明天气候不错,阳光晖映进了堂面,胆量稍大一些的守夜老头这才发明本来七蜜斯是有影子的,有影子那就不是甚么妖妖怪怪了。
孩子们在花圃中玩耍嬉闹,蜜斯们或是凭栏谈笑或是沿着小林漫步,而妇人们就在莲花池旁的花亭里一边品茶一边家长里短的闲谈着。
郑氏一边抬袖擦着眼角,一边神采焦心肠抬脚迈进屋子,也顾不得身边扶着她的仆妇,就仓促几步到了床边。
窦氏听着,脸上笑开了花,她的两个儿子自是方家的高傲。
“mm的夫家常伴皇上摆布,甚么好东西没见过?我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这茶来之不易,自是要与众姐妹分享才是。”
――――――――――――
等弄清楚了,守夜老头赶紧将义庄里独一的床清算了出来,自从七蜜斯坐在床边算一算也一个时候了,倒是一个字也没有说。
宽广的花廊沿亭而建,清幽的小溪涓涓流淌过青石小林,花香芬芳,团团锦簇,矮丛中的蜻蜓胡蝶作伴飞舞,水池中乌黑的莲花掩映在层层翠绿之间,衬得如同羊脂玉般洁白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