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巧了,他与我进宫时便熟谙,我们是一个处所出来的,他故乡与奴婢的故乡,相隔不过几个村庄罢了,论起来另有些拐着弯的亲戚,。”
“哪个王绣女啊?姓王的在这宫里可不比姓张的少。”
兰尚宫听他说得情真意切,也不由得点了点头,握住他的手,“当家的,都依你。”
“娘娘您这就想岔了,皇上爱吃如何,如何做,旁人不晓得,刘总管岂能不知?他既然肯奉告您皇上要用甚么饭,奴婢呆会儿多问几句,必能问出皇上要吃的饭如何做。”
“呵呵呵,装傻是吧,你身上这荷包哪来的?”兰尚宫冷不丁伸身拽下他腰间的荷包。
“皇上现在急着交权给太子,两父子整天在一起,不瞒你说……我早就是太子的人……”
“这个……”刘永禄四下瞄了瞄,“你们都下去。”他挥了挥手,屋里的小宫女全都出去了,临走前还替这两人关上了门,“我有一个事儿要跟你说,你可千万别说出去。”
“只要我们俩个同心合力替殿下效命,如果……依着常例得有人守陵……我出去了,他把你赐给我……我们自有一份房产俸禄不说,宫里攒的东西也能拿出去,你喜好孩子,我们多收养几个……难道是神仙日子?”
“嘘!”刘永禄捂住了她的嘴,“我的祖宗!千万别说出去!连诸葛娘娘都不能说!说了我们俩一个也活不成!”
“哟,这是那里来的银子啊?”
皇上自从孟小小的过后,几近绝迹于后宫,诸葛文燕晓得等不到皇上来,依端方递了便条出来求见,皇上示下早晨到她那边吃晚餐,新换上来的寺人总管刘永禄悄悄跟她说:”皇上身子不好,忌荦腥,用素菜,食杂粮豆饭。”
“啥?”两人岂止是同亲,当年若非逢了战乱,刘家百口死得只剩下他一个,他没体例逃荒远走,兰尚宫早就嫁给他了,谁知在宫里两人又赶上了,这两人是宫里可贵没进宫之前就识字的,进宫以后盼着能在一起又一个劲的偷偷读书向上追求,好不轻易熬到一个做了女史一个做了副总管就悄悄的在一起了,直到现在一个做了诸葛文燕身边的尚宫,一个做了皇上身边的寺人总管……
诸葛文燕一瞥见这要求有些傻眼,头一条杂粮豆饭就有些难堪人,宫里连寺人宫女都不吃杂粮,最差也是一半糙米一半白米烧饭或是大米和小米,大米和碴子做二米饭,吃杂粮到底杂到甚么份上,要如何吃啊?豆饭要如何煮才适口啊?皇上本来最爱吃肉,每餐无肉不欢,见到饭桌上有两道素菜就会苦着脸,像吃药似的把素菜吃了,没有素菜又不高兴说太油腻。此次又说全素……
太子大婚, 大齐朝已经经历过一回了,所谓的一复生两回熟,前次是建国以来的头一次,所谓万事开首难,太子要穿甚么衣裳, 迎娶太子妃要摆甚么仪仗, 要给太子妃父母甚么封赏, 彩礼给多少等等, 虽说有大康朝的遗规在,但也总不能照单全收,要有挑选的担当和窜改,这才气表现出新朝新气象。
此次娶太子妃, 宫里固然没了坐镇的皇后娘娘, 但是诸葛文燕做事雷厉流行, 公道利落,虽说偶然少了些情面味,但只要不做错事, 她也懒得找你的茬,如许的主子,反而好服侍, 宫里虽忙但稳定,只是有几件事,诸葛文燕也定不准,得皇上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