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拴个挂绳!”修老板道,“实在这东西,女孩子挂脖子上最标致。”
孙中原拿起这本手札,“修老板,这本手札出不出?”
“年纪悄悄的,倒是玩儿得挺熟,行,你看吧!”修老板说着,先把五千块收起来了。
“医,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此心得未经普证,乃偶有愈例,不成顺从为据言医。叶桂命不久矣,不录实憾。”
叶天士平生高出康雍乾三代。叶天士最大的名头,是温病学的奠定人。
现在,孙中原就是对不上这手迹是不是叶天士的书法。毕竟,叶天士是个大夫,不是书法家,想找到真迹查对,实在太难。并且,这字体,确切也达不到书法家的程度,只能说中规中矩。
叶桂,那就应当是叶天士!
这件柿子红的甘南南红荷叶玛瑙孺子,不但料性好,不带矿线不带白,并且雕工极佳,是明朝的水准之作。
只要一本,是手抄本!切当地说,是简朴自行装订的手札。
同时,他也是中原最早发明猩红热的人。另有一点,不管是野史别史,都称叶天士医术博识,几近无所不通。用现在的话说,是个全科皆精的大夫。
孙中原则是把荷叶孺子拆了下来。
不过,孙中原咂摸了一会儿,也明白了。这老头儿店里东西太杂,他不成能样样都懂,那甚么“铁铉的刀”不就断错代了么?
并且,这手札里,有几句自述性的话。却不在开首,不在开端,而是在中间的页码。
宝光,就是从鞋盒中闪现的。
“修老板,您想得可真多。”孙中原拿动手札走到了柜台前,“报个最低价吧,不啰嗦,我饿了,想去吃点儿饭。”
没想到,修老板竟然笑了笑,“小伙子,别科学一些别史偏方,这本手札的纸张和墨色是清朝的不假,不过,我看了开首和末端的两个方剂,就晓得是江湖郎中写的。你如果信这个用偏方治病,丑话说在前头,出事了我可不管!”
孙中原翻开看了看,这手札不厚,统共也就几十页,内里的内容也是行楷写就。
不过,孙中原却能看出,这些病症的确很杂,触及到很多“科目”。用现在的话说,甚么外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