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散官:明威将军
勋:护军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太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摆布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正四品下:
这类官职凡是采取的属僚,多为新兴的地主阶层,与三省六部制中的贵族官僚对峙。由中书之强化,门下之衰弱可看出贵族权势已逐步减退,门下省已渐为天子代理机构——中书省所包容,贵族官僚至此遭到了决定性的打击。
军火监:有甲坊署、弩坊署,令皆正八品下。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1贯:1000文(开元通宝)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1、唐制,上州刺史从三品,低于六部尚书而高于侍郎,以是职位尊崇权柄首要,“其所部有所改更,得以便宜处置”;
正九品下:
从二品:
正九品上:
文散官:文林郎
4、各部分均有属吏卒役,如各部分的佐史随员、户曹下有帐史卖力出入帐簿,另有侍从卫士、值班差役、黉舍中的助教、卖力财务出纳监察的仓督。
宫中内官有六尚,亦曰诸尚书,正三品;二十四司,亦曰诸司事,正四品;二十四典,亦曰诸典事,正六品;二十四掌,亦曰诸掌事。龙朔二年,置赞德二人,正一品;宣仪四人,正二品;承闰五人,正四品;承旨五人,正五品;卫仙六人,正六品;供奉八人,正七品;侍栉二十人,正八品;侍巾三十人,正九品。咸亨复古。
太仆寺:辖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掌天子、王公车马养护挑选之事。唐朝在各地设牧监畜养马等家畜,上牧监从五品下,中牧监正六品下,下牧监从六品下。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摆布千牛卫长史、军火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唐朝处所行政机构中,另有以下一些风趣的办法:
正五品下:
文散官:通议大夫
文散官:正议大夫
胪寺:掌典客、司仪二署,典客署掌外来使节、四夷君长朝见之礼、收贡、回赐,并有掌客十五人,正九品上。司仪署掌高官凶丧赙葬营墓之务。
文散官:征事郎
正八品上:
武散官:宁远将军
——官职品级——
正七品上:
官员致仕时可享用必然的报酬,据《唐会要致仕官》说,有的能够加官一级,有的只是换了一个官名而品秩并未窜改(致仕后,例晋一级,至宋朝才成为轨制)。在经济报酬方面,五品以上者致仕,毕生能够享用半俸,惯例可给全俸。六品以下者,旧制前四年给半俸,天宝时令给至毕生。别的,三品以上致仕者还享用朔望听朝参,其班列在本品现任官之上,以表尊崇。这些轨制和规定对于鼓励官员退休是有必然感化的。
勋:上轻军都尉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多数督府/多数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1、州带领,有刺史、别驾、长史、司马等。
宗正寺:官员全为皇族,掌天子宗族谱牒及外戚事件。
文散官:中大夫
从六品下:
武散官:定远将军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火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