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周泰还为那成分裂甲胄可惜,韩猛这便笑道:归去论功行赏,少主必赏你一套楼桑兵甲。
丰镐之地,通邑多数。以天子陛下的本性,必定舍不得给。
寒露后三天。庐江武库前排起长龙。
刘备指着长长的步队笑道:先时募兵,乃为平乱。现在匪患绝迹,合法将甲胄、兵器偿还。
演武场人满为患。校场内都扎满了帐篷,如何还能演练。幸亏气候转冷,看台风大。又喜获歉收的邑中百姓,忙着走亲探友,祭奠先人。得空他顾。票也就不再对外售卖。
楼桑武具,实在看着眼馋!
话说。自前汉起,坐法失侯、坐酎金失侯、无嗣国除的太多。再想封侯,却难上加难。时下,因军功封侯者,孙坚的乌程侯算是一个。乌程是县侯。刘备的功绩或不敷与多次平叛,先随张温征讨边章、韩遂兵变,后随朱儁征讨黄巾,立下汗马功绩,被朝廷封为长沙太守、乌程侯的孙坚媲美。
安扎在西林邑的山蛮、水匪家眷,与乌桓多有争斗。不过是踩踏牧草,偷食牛羊,诸如此类。刘备让麾下刺奸贼捕严加查处。鞭挞、棒打,赔钱赔罪不提。周泰、蒋钦脸上无光,更是亲领精兵日夜巡查,收敛亲族,恐怕动乱产生。
韩猛哈哈大笑:当一百个真!
说着,又命人取来《兵器薄》交与陶县令:兵器铠甲,乃从九江武库调取,损毁丢失皆有账目可循。现在刀剑入库,人我却要带走。数月来,兵卒与我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不忍舍弃,又不忍卸甲后为仇家所害,便想一并带回楼桑。请明庭(县令的尊称)照实上禀。(刘)备,深谢。
恩师从查抄的巨资中,分拨出一份,又令人杀猪宰羊,犒赏全军。
楼桑高低,包含学坛几位大儒,皆是如此猜想。
夏,四月,郡、国七大水。六月,弘农郡和三辅地区螟虫成灾。大汉灾异不竭,不知可曾殃及。
蛮荒之地,又令天下人寒心。再说,刘备本是涿县陆城亭侯,分封必不会间隔太远……
来时千人百乘。走时扶老携幼,数万之众。正如刘备所言,他要把兵士家人,皆迁入楼桑。郡中父老、大小官吏相送十里。陶县令长揖送别,久久未曾起家。
幸亏。不等大雪封路,一辆安车在数名帝国虎贲的护佑下,驶入邑中。
现在见他班师,怎能不喜出望外。
恩师文武双全,却志不在宦海。
众皆大喜。不等周泰开口,蒋钦便急道:此言当真?
『第一卷:楼桑·完』。
立冬前,终究到达白湖。
恩师急着要走,乃因:由蔡邕、李巡等人建议的订正儒学典范册本的建议,获得朝廷批准。春,三月便以雕镂石碑的情势,立在太学门口。“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史称“熹平石经”或“太学石经”。如此大事,岂能不去。早在年初恩师主动上书,毛遂自荐。不料却被朝廷委以重担,南下平乱。
刺奸仓猝来报。
这便是士人风骨。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来去皆风骚。
两次平乱,军功累累。朝廷迟迟未见封赏,倒是为何?
刘备心系楼桑,这才吃紧忙赶回。幸亏涞水长年不冻,夏季亦能行船。
只等他晋爵乡侯,封地扩大,便有充足地盘建屋。
虽有崔廷尉手书提示,刘备却仍非常猎奇。放眼涿县境内,除了西乡和阳乡两地,我家陛下还能把我封到哪去?
刘备谢过不提。
涿县西北有西乡侯国,今汉初撤,并入涿县。涿县东北有阳乡侯国,本朝亦被撤,并入方城县。现在两地皆不是县城,只是乡邑。不出不测,刘备必是西乡和阳乡二侯,择其一。侯国就不想了。今汉少有封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