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贤妻良母。真乃蓟国之福。
所谓小别胜新婚。刘备与公孙氏数年未见,自当望穿秋水。
上谷乌桓王难楼,众九千余落。辽西乌桓王丘力居,众五千余落。辽东属国乌桓王苏仆延,众一千余落。
“母子安然。”刘备笑答:“已送入后宫,稍后便与母亲相见。”
儿行千里母担忧。数年未见,母亲如何能不牵肠挂肚。
略作停顿,母亲言道:“家臣们皆在殿外等待,国事为重。诏众臣入殿吧。”
诸如刘备如许的诸侯王。母亲垂帘理政时,一国大权尽在把握。若要分封些外戚,或安插一些支属居要职。并驳诘事。
待群臣顺次落坐。母亲遂言道:“数年前,君侯远赴洛阳。时二位家丞进言,‘国不成一日无主’。我与公孙氏,这才勉为其难,代为理政。
家国天下。现在家大业大的蓟国,已非少时只要母子二人的败落之家。国难当头,时不我待。母子之间能说些家常,已是豪侈。
现在再看。蓟国之以是君臣敦睦,表里调和。正因无外戚和内宦两大毒瘤!
汉朝之以是屡遭外戚擅权。女权强大,乃是主因之一。
“臣等,服从。”
今国君就国,自当回归正朔,还政与蓟王。自本日起,我与王妃不再监国。诸位当尽忠职守,帮手国主。同心合力,护我百万之众,守千里国土。”
陛下欲立季子为储君。大将军何进,便是他的心头之忌。而王美人之兄,乃是一介儒生。为人浑厚驯良,又岂是何进之流可比。
竟敢毒杀少帝!
首当其冲,便是新任都水长的人选。
“臣等,拜见王上,王太妃。”
刘备赤手起家,从未借势旁人。事事亲力亲为,亦从未假手别人。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吾儿舟车劳累,一起辛苦了。”母亲强忍泪光,柔声说道。
此事临时搁置。
舟船再稳,也不如脚结壮地。几位蜜斯姐有孕在身,用完晚膳,这边早早归去歇息。
或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母亲返回宫中。士异命人升起垂帘,请刘备就主位。
“儿已晓得。”刘备再答。
方才出产的黛夫人、嫣夫人,已回各自寝宫安息。
“中山王久居我国,中山海内亦颇多微词。渐有流言流言风传。言我蓟国将中山国君监禁,欲行不轨。”又国相耿雍亦提及一事:“中山国,三郡乌桓,皆于我国毗邻。两地各有异动,如左相所言,不成不防。”
“哦?”刘备蓦地警省:“莫非欲与承平道联手。”
士异命人开启殿门,传群臣入殿。
王傅黄忠,两位国相,及两千石以上高官,临乡令,上计令,家马令,南港令,蓟太仓令等一众官舍在临乡城内的千石官吏,亦列席。
殿内群臣再拜:“拜见王上。”
见刘备出去,这便各自起家相迎。
“臣等恭送王太妃。”
母亲却从未有此举。统统政务皆以二位国相及一众官吏为主。从未插手干政,亦从未横生枝节。
一夜被翻红浪,有声无话。
右北平乌桓王乌延,本来只要八百余落,气力最弱。自结好刘备,与蓟国互通有无,现在已猛增到六千余落。兵强马壮,粮草无数。大有代替上谷乌桓王难楼之势。
一觉醒来神清气爽,通体舒泰。刘备沐浴换衣,用完早膳。前去正殿早朝。
“臣等亦忧心此事。”左国相又道:“三郡乌桓若与冀州黄巾,高低夹攻。则蓟国势危,不成不防。”
又生性淡泊,一心系刘备。对权势、财产这些身外物,全然不在乎。便是垂帘时,亦只是作陪,很少参论国政。
若娶一个世家贵爵之女为妻,假以光阴,又如何能不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