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精锐豺狼骑,主力尽出的三郡乌桓却全面崩溃。此战斩蹋顿及名王以下十余人,俘虏二十余万。
一汉当五胡(一个汉人的战力大于五个胡人)。又岂是说说罢了。
崔霸、韩猛,各率一支刀盾、长枪兵,四周救火。将冲上城头的鲜卑死士尽数扑杀。抹去脸上残血,昂首一看。只见乌压压的鲜卑雄师,正从四周八方扑来。
趁鲜卑尽力攻城,首尾不能相顾。三路汉军背后一击,大事定矣。
城下刹时惨死一地。
思前想后,唯有罢休一搏。又细细查验刘备手书,大汉临乡侯、胡骑校尉兵符印鉴。确认无误,三人这便盘算主张。正如刘备信中所说,千秋功劳,在此一举!
环顾宇内,时下多是些蝇营狗苟,暗行不端之鼠辈。四夷中,还无有人敢明犯强汉。
我大汉朝就是有一股源自贩子,磨砺江湖,雄踞四海,傲视天下的痞气。
全军气势如虹,人马如龙,势如山崩。
即便胜券在握,刘备也涓滴不敢放松。城头弓手严阵以待。拒马鹿角,塞门刀车,筹办齐备。这才命人裁撤门洞内的方砖。鲜卑雄师早已溃败。临阵脱逃的三部鲜卑大人,自有乌桓、匈奴去追。大汉虎贲尽力收割藏在鲜卑营地内的残兵。至于阵中那座金光灿灿的黄金王座,已被兵士团团围住。
为攻城,鲜卑精骑纷繁弃马。现在撤兵,又无同一号令。因而乱哄哄的挤作一团,相互裹挟踩踏着向后退去。火线箭发如雨,忽听火线马蹄声震耳欲聋。
三人亦在马背上抱拳回礼。待门敞开启,这便领兵入城。与刘备相见。
没错。
最关头。雄师兵分三路,出关两月,转战千里,麾下很有死伤。空耗粮草,别无寸功不说,还险遭大败。若就此退兵,朝堂之上又该如何交差?若不能胜,立下的军令状又该如何交代?
短短十数日,三人境遇可谓潮生潮落,跌宕起伏。奉诏出关两月,被鲜卑三部领着在阴山南北来缭绕圈,转战千里却不见王庭踪迹。战事日久,军心渐疲。不管行军、安营,皆有鲜卑精骑骚扰挑衅。提兵出战,却逃之夭夭。引兵去追,又屡遭伏击。日夜不得安生。人困马乏,败相已生。鲜卑亦埋伏雄师,正要四周齐出一举击破汉军。却不料连夜退兵,不见踪迹。
鲜卑雄师猝不及防。崩血中箭,层层倒伏。
足见汉军兵甲之利,勇武无匹。
嗡——
不好,入彀矣!
三部鲜卑大人,却比如惊弓之鸟,各领亲信奔逃不提。
如虎入群羊,杀入鲜卑大营。斩马刀摆布劈砍,一起断头无数。马踏联营后,又透阵杀出。直冲鲜卑乱军而去。乱甲士头攒动,摩肩接踵。劈砍已无用,大汉马队纷繁纵马踩踏。一时血崩如雨。弃马攻城的鲜卑雄师,猝不及防。惨死于铁蹄之下。被踏成肉泥!
跪地投诚的鲜卑降兵,亦被麻绳锁链捆绑成串。三路主帅,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杀透重围,赶到城下。
刘备笑道:“射!”
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皆疆场老将。得知鲜卑雄师正围攻白檀旧城。混乱局势立即一清二楚。日夜骚扰的皆是鲜卑所布疑兵。只为管束三路雄师并无多少战力。三人一战破敌,直奔白檀城。日夜兼程。用最短的时候,赶到疆场。
见刘备少年竟未及冠。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颇多感慨。
刘备亲临城垛,抱拳施礼。
披星戴月,驰援而来的大汉精骑,兵分数路,直冲敌阵!
不为杀敌。只为数万大汉精骑,炎汉四百年赫赫威名不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