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听闻,畅快一笑。言道,檀石槐必死,大汉数十年无忧矣。
却不知,诸侯可否自行册封?
午后,刘备又去学坛拜见恩师和几位大儒。皆问北上如何御敌。
本来。
刘备欣然点头,那就好。
可想而知。待二十一等爵一出,又将举城颤动。
崔钧又道:圣上许主公‘便宜行事’之权。临乡百里辖地内,主公想把良宅、美田,分给谁,皆可自断。无需上报郡县。
出学坛,刘备又转去医馆。看望负伤兵士,以安其心。之前只要刘氏宗族,十里之地。现在辖地百里,人丁十数万。一举一动,皆要慎重以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便想到了爵位。
楼桑大建,皆是刘备垫付,分期赊卖给邑民。将宅院总价折成三十宅。成为公士后,便可扣除犒赏的一宅半,只需还余下二十八宅半便可。
与三将表奏,并无差别。
公士,乃大汉二十一等爵的第一级。即最低一级。有此爵之民,仍须退役,仅身份略优于无爵之人。“言有爵命,异于士卒,故称公士也”。可享有岁俸约五十石,另有田一顷(50市亩),宅一处,仆人一个。
到本朝,除列侯、关内侯两级外,余劣等爵,皆名存实亡。列侯以户数为差,大者不过万户,少者五六百户,汉初因功封列侯者有一百四十三人。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设国相,有家丞、庶子等家臣。因为后代征辟、察举和任子等轨制,根基把持了官吏提拔权,虽二十等爵仍在,其感化已式微而益轻,除列侯、关内侯两级外,其他几近名存实亡。
因而,功爵封赏便被草拟出来。
关于犒赏,刘备心中已有计算。
如此便导致封国越分越小。诸侯权势大为减弱。今后“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即便诸侯王胆敢拥兵自重,汉庭也能很快平叛。
即便是很小的一件好事,被十数万人放大,便会成为一个洗不去的污迹。因而上行而下效,世风日下。
三位大儒齐问:何故知之?
大汉朝郡国并行。列候次减。
耿雍笑问,主公可知《推恩令》?
五里长街流水长席要摆。伤兵忠烈亦不能忘。
刘备规定:杀一名伍长,或杀五个兵士。可封一级爵位。
耿雍点头:然也。
刘备有问必答。
武帝时,为筹措战费,令卖二十等爵(关内侯以下),导致二十等爵为人所轻。因而为将士建功者另设武功爵十一等:一级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十一级军卫,后亦卖之。
看似犒赏无用,实则不然。
宅地的标准,以三十步见方的地盘为一“宅”。公士享一宅半。
年关将近,关外大雪纷飞。若再无动静,只能等来岁开春。
刘备这便了然:裂土分封,朝廷乐见其成?
众目睽睽。三人成虎,五人成章。众口铄金,积烧毁骨。
正如刘备先祖,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贞,被封到涿县陆城一样。便是推恩令的成果。
仆人可自行去市中租聘。签订劵书后,每月庸金由赀库发放。仆人是雇佣干系的劳动者,不是家奴。这点务必清楚。
起首要肯定‘甲士首级’中,‘甲士’的含义。顾名思义,便是指披甲之士。参考鲜卑雄师。辅兵、骑奴、胡杂,皆不算。只要鲜卑精骑和鲜卑王骑,才算是‘甲士’。故而,‘甲士’,乃是斧正规军。或者干脆算做‘士官’。五人一伍,十人一什。最小的士官是伍长。
比如本日刘备赶往医馆看望伤兵。还没出医馆,动静便已传开。摆布皆赞少君侯仁义,伤兵家眷亦倍感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