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暄还晓得记帐啊?”赵恪看着闺女惊奇道。
大徒弟高傲地翻开一口口铁锅:“苏同道看看如何样?四菜一汤, 羊一锅,鱼一锅,鸭一锅, 案板上摆的是野菜蘸水, 这一锅是蛋花汤,主食有二米饭和玉米面窝窝。”
大徒弟瞟了眼, 两瓶西凤, 一个柚子,一串芭蕉, 一壶两斤的芝麻油, 另有一个红封, 这礼不轻,却不是他想要的。
饭后, 苏梅抱着和暄领着大师去安设,赵恪递了个竹篮给大徒弟:“我和苏同道等会儿还要归去,就不帮您清算了, 刘家刚来急着规整行李, 也帮不上忙, 还请包涵。”
茶大娘和喻兰听到车声,放动手里的针线,从屋里迎出来,过来帮手搬行李。
“拿归去藏好了。”刘家晟叮咛道。
几人畴昔, 饭菜都已好了,闻着氛围中满盈的香味, 孩子们直咽口水。
汪徒弟有一个帐本,记录着家中百般食材。
土灶柴锅, 浓油赤酱, 是都会小煤炉烧不出来的味道。
刘娘舅等人吃得满头大汗, 去了一身寒气, 再抿一口米酒, 说不出的舒坦。
感激的话说出来他们都嫌轻飘飘的没有诚意,一众长辈便以第一次见和暄为借口,纷繁取出了见面礼。
写下日期,申明启事,记下钱的数额。
“嗯。”
要晓得这儿木料便地,家具都是大师农闲时做,除了合用,谈不上美妙,搁都会没有家具票买不到,可放在这儿一个炕柜也才一两块钱,好点的大衣柜也才七八块。
两边坐着说了会儿话,认个脸熟,杨场长便带着三位校长走了,怕搅了他们歇息。
……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