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芋豆腐很好吃,焯水后凉拌、小炒都不错,煮汤也能喝,是他们这边办学酒菜的必备之物。
和外婆说了会儿话,裤子也补好了,这个年代的人手都巧,毛金兰补的衣裳又直又密,看着就健壮。她和外婆说了一声去了隔壁,她大舅妈和小舅妈正在做芭蕉芋豆腐。
现在是农历四月二十八。顿时就要过端五了,秧早就插下去了,这会儿他们要下地去给玉米施二道肥。在牛棚中间的空位里放下背篓,铲上一背篓客岁春季沤的肥,锄头搭在背篓上,跟着周大妮一起往山上去。
周大妮喝了一大口粥,咽下去后道:“大丫本年23岁了,小丫也18了,都该说人家了,我们家过的甚么日子,你们也都晓得,你们姐妹俩出嫁,我们的陪嫁不会多。”
“吃完饭就去了。”毛金兰的声音轻柔的,就跟明天早晨的夜风一样,让人舒畅极了。
周大妮并不是个慈爱的母亲,糊口的重担压在她和老毛头身上,才四十多岁的她却像是六十岁了。
“婆。”她外婆有点耳背,不大声跟她说话她底子就听不见。
毛金兰的堂姐毛金芳比毛金兰大了半岁,早在客岁就订婚了,订的是本村的人,没啥大出息,却对毛金芳特别好。
三台村离镇上不远,走路都用不到非常钟,三台村的人在不忙的时候老是把自家自留地里种的菜拿到镇上去卖,现在固然制止暗里买卖,可没农家本身在地里产的东西拿到镇上卖倒是不成题目的。
在这个甚么东西都限量供应的光阴里,没有票光有钱也买不到多少东西。
毛金兰喜好洁净,去了本身的房间, 将被罩床单全数拆了下来放在红色胶盆里,连着明天前天换下来的衣服都放了出来,抱着出了家门, 往马路劈面的小河边去。
毛金兰又说了一遍,外婆这才听明白了:“你大舅啊,上隔壁你小舅家去了,你说你这孩子,说话如何还大舌头呢?娘舅就娘舅,还丢丢。”
对于外婆的倒打一耙,毛金兰挺无法的。
晚餐后坝场有人来放露天电影,毛金丽吃过饭就溜出去了,周大妮和毛老头作为长辈是不成能洗碗的,毛金国哪怕身材是个残疾也是个男的,是以周大妮是不让他进厨房的,因而毛金兰从三岁开端就要本身洗碗洗衣裳。厥后毛金丽出世了,毛金兰心疼毛金丽,周大妮也常常对毛金兰说要她让着毛金丽。
毛金兰往堂屋去,她外婆在椅子上坐着,眯着眼睛摩挲着做针线,毛金兰走出去看,在补裤子呢。
放牛那样的活底子轮不到她去干,普通环境下都是干部后代去干的,明天李村长的女儿俄然来了例假,没体例才叫她帮手放的半天牛。
“一些小事儿我让她就让她了,如果大事儿我就不让了。放心吧。”毛金兰挽上毛金芳的胳膊,岔开话题,两人高欢畅兴的往坝场去。
周大妮闻言默了默:“她四婶,那家人真的不可。”
她都二十三了,相看订婚再到结婚咋也获得二十五六,固然不是特别晚,但身边的姐妹们都连续出嫁生孩子了,她如何能不焦急?
菜是咸菜和炒青菜,咸菜很咸,炒青菜没甚么油水也没甚么盐味,但家里谁也没有抱怨,都是经历过艰苦光阴的人,有一口吃的就不错了。
毛金兰低着头没说话,她早就晓得,也没期望过。幸亏她这些年也存下很多钱,粗粗算下来也有十多块了,都是从小攒到大的,只不过她没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