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 > 第63章 附录一上略:礼赏双加,人道用“兵” (1)
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所适如支体相随,骨节相救;天道天然,其巧无间。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危者安之,惧者欢之,叛者还之,怨者原之,诉者察之,卑者贵之,强者抑之,敌者残之,贪者丰之,欲者使之,畏者隐之,谋者近之,谗者覆之,毁者复之,反者废之,横者挫之,满者损之,归者招之,服者居之,降者脱之。获恪守之,获阨塞之,获难屯之,获城割之,获地裂之,获财散之。敌动伺之,敌近备之,敌强下之,敌佚去之,敌陵待之,敌暴绥⑦之,敌悖义之,敌睦携之。顺举挫之,因势破之,放言过之,四收罗之。得而勿有,居而勿守,拔而勿久,立而勿取。为者则己,有者则士。焉知利之地点!彼为诸侯,己为天子,使城自保,令士自处。
③贼:祸害。
《军谶》曰:“将能清,能净;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制军权。”故曰,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将者,能思士如渴,则策从焉。夫将,拒谏,则豪杰散;策不从,则谋士叛;善恶同,则功臣倦;专己,则下归咎;自伐,则下少功;信谗,则众离心;贪财,则奸不由;内顾,则士卒淫。将有一,则众不平;有二,则军无式;有三,则下奔北;有四,则祸及国。
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
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故禄贤不爱财,赏功不逾时,则下力并而敌国削。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赡以财,则士自来;接以礼,励以义,则士死之。
《军谶》上说:“柔的能制伏刚的,弱的能克服强的。”柔而恰当,是一种美德;刚而不当,是一种祸害。强大的人,凡是是别人帮忙的工具;刁悍的人,必然会遭受别人的进犯。“柔”有所应应用的工具,“刚”也是有它所应施用的工具;“弱”有它的用处,“强”也有它被施用的时候;对“柔”“刚”“弱”“强”这四者,关头要因时制宜,适本地予以应用。事物还没闪现出头尾的时候,人们对它是无所晓得的;六合间的统统事物,都是按照时候的运转和事物本身的生长规律而不竭窜改的;与敌作战,要按照仇敌的窜改随时窜改本身的战略;不要事前制定僵死呆板的作战形式,要按照敌方的窜改而窜改。
《军谶》曰:“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故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招其所归,示其所死,则求者至。故礼而悔怨者,士不止;赏而悔怨者,士不使。礼赏不倦,则士争死。
⑥弥:更加。
讪:诽谤,讽刺。
《军谶》曰:“奸雄相称,障蔽主明;毁誉并兴,梗阻主聪;各阿所私,令主失忠。”
《军谶》曰:“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视其堆栈,度其粮食,卜其强弱,察其六合,伺其空地。”故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者,虚也;民菜色者,穷也。千里馈粮,民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夫运粮千里,无一年之食;二千里,无二年之食;三千里,无三年之食,是谓国虚。国虚,则民贫;民贫,则高低不亲。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
《军谶》曰:“内贪外廉,诈誉取名;窃公为恩,令高低昏;饰躬正颜,以获高官;是谓盗端。”
夫主将之法,务揽豪杰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①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
⑨箪(dān)醪(láo):箪,竹制或者苇制的圆形盛器。醪,醪糟,带残余的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