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小女童又跑了出来,一声不吭将装着草灰的陶罐塞给媛华,口齿还不大清楚:
老迈家翁闻言须颤栗了两下,忽恨声骂了句“狗贼!”,忙将二人往里头请了。一面奉告她们这已是山阳地界,一面又安抚一阵,命小女童端来两碗白粥,似不大过意的去:
“不瞒老伯,我们是从寿春城避祸来的,寿春城叫魏人破了,我家里亲人都……现在姐妹二人好不易逃出来,身在那边尚不清楚,劳烦老伯指导一二,我姐妹感激不尽!”
晏九云赶紧朝侍卫丢了个眼神,一面给归菀松绑,一面恐吓她:
“眼下,你小姊妹家没了,可日子还得过,就当是蜕了层皮,方才你姊姊跟我说,你们要过大江去探亲,去吧,到了亲戚家,可要好生过呀!这一辈子还长着呐!”
归菀痛苦地掩住脸,久久都未再出声,久久都未肯抬首。
按白叟指导,马车驶出了里把路,归菀才重新打了帘子,夕照落到她脸上,映得惨白面孔似有了赤色,她已辨不出寿春城方向,只看着陌生苍茫四野:
“小晏将军,大将军问你到底在磨蹭甚么?!”帐前晏九源的亲卫持剑跑来冲着他几人扬声喊道,晏九云方才正觉失了颜面,顿时趁机板起脸,看着两人:
但是,这恰好是已饱经世事的浑厚老农所不能了解之处。
“小娘子,我小老夫跟你说,不知你见过蜕皮的大蛇没有?又扭又抽的,看着痛苦得很呐!可它蜕了才气接着长哇,”白叟顿了顿,目光半隐在烟雾环绕后,似悯似惜:
“菀mm,不吃东西,我们没力量赶路的。”媛华试图劝她,归菀渐渐摇了点头, 死死抿着唇:“姊姊,我再也不要同他们有任何干系,我甘心饿死。”
可惜老农家中连梳头的篦子也没有,再看那小女人,双髻歪歪扭扭的,媛华叹了口气,只得用手指,粗粗给归菀梳理一番,归菀冷静端坐着,等媛华停手,转过冲她尽力展颜:
帐子里晏清源正哈腰挑着灯芯,闻声动静,转过身时,书也被送来了,亲卫怀中另抱有一件青铜器物,晏清源往几前一坐,很有兴味地接过青铜器,见那上头约有百十来字铭文,垂目看了半日,瞧不见神情,也不知在想些甚么,又朝一旁几册古卷上瞥了两眼,忽将青铜器拂掉,归菀见状,抽身便奔至他面前,一把捡起紧紧抱在怀中,抬眸飞速瞥了一眼晏清源,晏清源只觉面前快速一亮,尚未辨清她模样,她已复低了头。
“过了午餐时候,锅里就剩白粥,你姊妹先喝着,我去给热几个馍。”
“将军,我mm不懂事,她不过护东西心切,获咎将军,还望将军包涵反面她小孩子家计算。”媛华心中虽急,腔调却没有多急。
“可别再想跑了,一枝箭就把你射个穿心透!”
临行前,归菀悄悄将晏清源丢给她的花囊放在了门口石板上,她本耻于拿此赠仇人,却实在找不出第二样物件来替,心底悄悄道了句“老伯对不住了!”,方两眼含酸挑帘钻进了马车。
归菀悄悄将她手执在掌间,拍了拍:“姊姊,你听,吠声未近,想必是栓着的,我同你一起去。”
“老伯,我看叶子都黄了,是病了么?”
想起幼时指破,家中老婢也用过此法,归菀看愣了半晌,忍不住俯下身来,亲了亲女童额角,四目相对,两人皆是害羞一笑,归菀便接过罐子,冷静替媛华敷起掌心的伤痕来。
她即便起火,也端着仪态,神情未大变,却不愧不怍的,晏九云怔了一怔,心底感觉希奇,一时半刻的,那威风竟也不大能提的起来,手底垂垂松了劲,在她面上扫了几遭,哼了一声,这才挺起腰,见归菀冷静将媛华扶起,转口哂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