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和右边同时蹿出两道人影,各自主在高欢摆布,恰是左边坐在最末位的年青男人和右手次位的超脱少年,那超脱少年的目光在蚕纸上流转一圈,缓缓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高欢悄悄念着蚕纸上面的字,倒想看看在坐有多少识货之人,蚕纸上面所写,恰是晋朝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这之前王羲之的书法并没有后代那样备受推许,直到梁帝萧衍非常爱好王羲之的字,并且评价道:“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并且在官方大量寻觅王羲之的作品临摹,王羲之的字才在朝野中流行一时。
他看向中间的女婴,神采一软,叹了口气,道:“生在帝王家,也将来得及享用人间繁华,便要落空嫡亲,何如!何如!女儿啊,若兄长失利,你便祸乱天下,叫萧氏一族永不安宁!”
第一章天一阁转眼已经畴昔了十八年,十八年来萧衍励精图治,战乱终究停歇了一段时候,饱受战乱的百姓安居乐业,江南一带也变得歌舞升平起来。
少年拱了拱手,道:“鄙人宋清迦,戋戋鄙见,让高兄见笑了。”司徒易对此人恨了又恨,竟然凭别人的画跟高欢套上友情,实在是可爱。而坐在右首的那名老者听到宋清迦的名字,身材较着一震,笑着起来对宋清迦见礼道:“本来是魔教四公子,久仰久仰!”
而那右边的年青男人目光逗留在蚕纸上,一向一言不发,过了很久,一双锋利的眼睛盯着司徒易,问道:“据鄙人所知,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多被王家后代保藏,官方传播未几,并且多被天子陛下汇集,司徒先生这《兰亭集序》算是王羲之作品中的佳构,不知司徒先生从那边获得?”
谢盺狠狠瞪了一眼高欢,气冲冲走出偏厅。高欢对墨奴道:“阿翁,还不送客!”谢盺听了,又回过甚看了一眼高欢,眼中的怨毒之色,高欢岂会看不出来,他脸上不动声色,眼睛已经再次落到司徒易的蚕纸上,心中已经记下。
萧宝融迫于萧衍的压力,下诏禅位于萧衍,萧衍冒充谦让。萧衍老友带领众臣一百一十七人,再次上书,要求萧衍即位称帝,萧衍勉强接管世人要求,登上皇位,改国号为梁,接管百官膜拜朝贺。
高欢倾yin在书法中,半响才回过神,对谢盺说:“谢兄包涵,恐怕你不能进入天一阁。”
“胡说八道,莫非司徒先生还是王氏子孙不成?”年青男人大怒,气得满脸通红。
过来献宝的不是饱读诗书的鸿儒,就是来往于江湖的武林妙手,那人不过是不到二十岁的漂亮少年,乍看之下不由得有几分轻视,但是他身后跟着的竟然是沈约的贴身侍从墨奴,对他的身份不由得几分猜想。少年站在中间,朝世人拱了拱手,道:“鄙人高欢,奉家师建昌县侯之命欢迎各位。”
从司徒易手中接过《兰亭集序》,高欢收好递给墨奴,墨奴出去交给一个粉衣侍女。看到事情敲定,司徒易终究松了一口气。那年青男人另有些不甘,被高欢冷酷而又略带威胁的目光看了一眼,终究不敢在这里猖獗,压抑着肝火坐下。
说罢,令人抱着两婴孩逃离皇宫,看着宫人消逝的背影,萧宝融哈哈大笑,将毒酒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