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明朝宦海的风俗,人们写信除了一份注释以外,另有所谓“附启”。附启是一种不具名的信,用以拜托办事或谈奥妙事件。
没有带路的人,想在茫茫海面和无数的小岛之间找到刘香的船队,的确是痴心妄图。最后不过又是损兵折将罢了。朝廷畴昔输得起,现在已经输不起了,打一次败仗就意味着再也会规复不了元气。想到这里,他非常烦躁。
而要想在功劳上与熊文灿比拟,最好路子就是剿除广东洋面的海贼。
这上面的内容是朝廷和建虏和流寇作战的动静。东面的战事自从朝廷光复遵化以后临时安静了下来,只是西北流寇的局面一天大似一天,渐有燎原之势。并且此中陕镇的驿卒、镇兵、军户,“从贼颇众”。
他丢下这份副启,拿起上面一封。
就在各大海上巨擘逐步重视光临高的时候,远在广东肇庆的另一个大佬级人物也重视到了,他就是两广总督王尊德。
王尊德不怕海贼有据点,就怕海贼没据点。比起茫茫大海寻觅对方船队,找到对方老巢直捣黄龙难度小很多,就看能不能拿出决计去做这件事情,换而言之就是有没有这个代价。
春季的阳光,透过窗外竹树丛的间隙,把斑班驳驳的影子,铺洒在方砖地上。轻风动摇翠竹,一帘碎影象溪水般来回流淌。总督府内,竹子已经全数返青,夏季的枯萎的黄叶正在一一的褪去,天井里一派朝气。
澳门的弗朗机人三天两端来和他谈,但愿两边结合进剿。弗朗机人有大夹板船,有红夷大炮,战力可观,但是大明却派不出人马来。
要进剿,就得发军饷,整备船只,这都要大笔的银子。广东布政使一向哭穷,说藩库里没银子可用。眼下就是为各省铸炮的钱大多还是欠着得。工部允支的炮价,到现在也没见着。
这是他的一个弟子从京师带返来的一封信。内容不过是是家长里短、各种消息、朝廷中的风向。本来也不算甚么,但是他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忧愁,引发他忧愁的是信中随带的“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