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光帝坐在御榻之上,望着内里湖光山色,千岩万壑,悄悄道。
“朕传闻,户部尚书立山有朝珠三百六十五挂,每天都换一挂戴。传闻,这些朝珠最低等的也值到一千两银子,也就是说,这些朝珠起码值三十六万五千两白银,……嗯,他一年的傣禄才多少银子,这不是赃官又是甚么!”宣光帝猛地转过甚来,盯着这一干大臣,“查,立即就查,此后凡有贪腐者,不管是王爷还是督抚,上不封顶,一查到底!”
“回皇上,好,”肃文笑着看看詹士谢图,“但臣的职责就是庇护皇上的安然,不管是在宫外还是宫内,看风景不是臣的职责。”
辰时二刻,只听德华门外九声炮响,畅音阁六十四部鼓乐齐奏,在婉转的鼓乐声中,德华门内身驮香鼎宝瓶的八对大象顺次跪下,接着,各色的宝扇、信幡、旌节、金节、大旗顺次涌入门内,看得人是目炫狼籍,但却有说不出的庄严厉穆,说不出的繁华高贵。
“四年前,廉敬初来,对大人您是言听计从,各式奉迎,处心积虑地奉迎您,您开初也并不信他,此人啊,谁都架不住别人对他好,我也真没想到啊,”邵乃文摇着头,“他竟然是皇上派到我们身边的棋子!”
“朕,要打虎猎狼!”
“嗯,是么?”宣光帝一下笑了,“这端庄本领没长多少,这几日,拍马屁的本领倒是长了很多。”他笑笑,持续朝前走。
“大犯警则小不廉,上有行下则效,这朝堂之上,省府州县,吏治不清,民生何赖?”
……………………………………
“皇上,一起劳乏,也不歇息?”肃文小声道。
邵乃文点点头,“我这就去安插,这一次,内贼外贼一并清除,把这城里弄个干清干净。”
奎昌目视着他退了出去,那目光一向穿透窗户,阴冷寒毒,邵乃文笑着从隔壁走了出来。
宣光帝站了起来,在轩里渐渐踱着,“朕,继位十九年,以宽为政,仁爱待下,从不妄诛大臣,也从不苛责大臣,但是,彼苍有眼,祖宗有灵,当前的朝堂,竟成了甚么模样!”
“这十九年来,总督、巡抚、道台乃至府县之撮尔小吏,无不贪污,无不糜费,出巡则讲场面、比豪阔,过节则收红包、要好处,三节两寿,冰敬炭敬,竟成了普通的常例!……传闻,过年之时,北都城车马如龙,省道府前来送礼拜贺的数不堪数!是不是也都有你们一份啊?”
世人的心不由都是一沉,站在轩外的肃文虽是长身直立,按刀不动,但也是悄悄听着内里这大金朝几位顶尖人物的对话,但只听得耳边风响松鸣,却听不到内里有人接过宣光帝的话茬。
奎昌很有深意地看他一眼,“这些人,倒都不是外人,……”
“唉,活了这一把年龄,就好这一口了,得嘞,我去!”奎昌一把扒开一卷宣纸,“那咱就好好喝一遭。”
…………………………………
承德,德华门内。
二人边低声说着,边跟着宣光帝的脚步绕过仪门,走进一处院落,只见院中黑松高可参天,倒是树冠庞大,遮天蔽日,劈面正门上鲜明是四个泥金大字――“万壑松风”。
看着荫堂、张凤藻一行人跟了上来,宣光帝一挥手,“一起上,朕坐得有些乏,恰好逛逛,活动活动,你们也先去安息吧。”
“大人,我这生日,您年年都是拨冗光临,本年,这面子,您必然要给。”廉敬弓着腰,一脸谄笑,跟在奎昌前面,进了花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