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县里有这大热烈,我如何也要长回见地。”何子衿问,“徒弟没去看?”
看了热烈,何子衿隔日去朝云观,朝云道长还道,“原觉得你昨日会过来的。”
胡文嬉嬉笑,“要不,姑祖母也不能相中我不是?”逗的何老娘一乐。
何子衿那里见过赵财主,笑,“这谁晓得,人家有福分也是人家的事,管他呢。”
朝云道长渐渐喝茶,何子衿道,“倒是天子赏的东西,可都是极好的东西。”
胡文笑,“你也晓得,我读书平平,这把年纪还跟阿冽一个班。我跟祖父说过了,再上这一年,来岁我们结婚,我就不上了,跟着二叔学些外务,今后好过日子。”
说到读书的事,这是胡老爷的本行,胡老爷浅笑颌首,“是不错。何家大奶奶的兄弟沈翰林就是端庄科举晋身的,学问好,为人也好。他家在书院读书的,何冽年纪还太小,倒是江念,资质出众,若能沉下心念几年书,今后出息未可知。”
何子衿小声道,“好虽好,就是不大实惠。”
胡文回家还跟祖父母报备了这事儿一回,还着意道,“本来我说一道去的,何家婶婶说担搁功课不大好,怕学里人说的不好听,我就不去了。”
“寺人?”三女人瞪大美眸,寺人这类存在还只是在戏文上见过,那也是伶人假扮的,一传闻是寺人来,三女人都不知该说甚么好了。胡文道,“祖父本不想出面的,只是县太爷亲身上门,不好驳了县太爷的面子。”
何家一家子用过早餐便去了芙蓉楼,等着看这碧水县从未有过的大热烈。
朝云道长给何子衿逗的一乐,点头笑道,“真是傻丫头,名面儿上多少有甚么要紧。”
胡文有些不美意义,“那里敢当有劳两字,我想事到底不如婶婶、姑祖母全面。”他是个聪明人,前后再一揣摩,也就完整明白了。
胡家是读书人家儿,说到底是喜好读书人家儿的。胡太太又一听何家孩子读书不赖,不由笑问,“比咱家小五如何?”这说的是胡家最会读书的孙子胡宣。
倒是何老娘伸长脖子站在窗前,双手合什念了几声佛,直说赵家好运道。何子衿悄悄同三女人道,“还不如总督大人的场面呢。”
“一两银子!”何老娘险呛了茶,瞪何子衿一眼,“我不赌!你要嫌私房多,就交我收着,免得你烧噪的慌。”那模样,很有充公何子衿私房的意义。何子衿笑吟吟地,“我不嫌私房多,就是祖母再给我二十两,我也不嫌多啊。”
二十两?难不成这丫头有这很多私房?何老娘眸子往何子衿那张笑容上一转便移开了,何子衿一笑,凑畴昔问,“祖母,你是不是在算我有多少私房?你猜,有没有二十两?”
三女人忍笑,递了茶给何老娘。何老娘接茶饮了两口,想着这芙蓉楼的茶公然比自家的香很多,随口道,“赌啥?”
三女人兴趣大减,道,“桂圆师姐还约我一道去瞧热烈呢,说十八钦差就到了,这还瞧甚么呀。”
沈氏望向何老娘,何老娘笑,“有劳阿文啦。”
“美人也不过正四品,后宫一抓一大把,比她品阶高的不知凡几,有何值得顾忌?”
因赵财主家进宫的赵娘娘生皇子之事,全部碧水县的中秋节都有了谈资,大师出门时甭管跟赵家有没有干系的,都要装模作样的说一句“早前看娘娘就是一脸繁华相”,吃月饼时再说一句“哎哟,但是了不得了,皇子哟,那是皇子哟”,喝茶时再来一句“看人家赵财主,谁能料得竟是国丈命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