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晓得你要说甚么,”康剑飞打断他的话,“现在香港卖得最好的小说,就是倪框和温瑞安。这两人的作品,一个在《明报》上颁发,一个在《明报晚报》上颁发。徐总编为了那戋戋百十块的稿费,就把一部能够跟倪框和温瑞安一较凹凸的小说拒之门外?”
徐季新道:“千字50元如何?”
至于长篇小说稿件,名家也就千字100元摆布,浅显小说作家的稿酬只要千字50元――倪框这类逆天货品是例外。
“等等!”徐季新当即出声禁止,康剑飞最后一句话击中了他的软肋。《明报》已经够威风了,如果再把这部小说推给《星岛日报》,那《东方日报》就会晤临两重压力,他脸上浮出略显虚假的笑容道,“就这么说定了,第一周稿酬千字50元,第二周按读者反应来调剂。”
康剑飞仿佛没听到他的话,持续说道:“徐总编,要不我们如许,前七天《寻秦记》的稿费我们按千字50元来算。一周后稿费该多少,我们到时候再说,就以市场反应来做调剂。”
一样一篇文章,分歧的读者看了以后,反应也是分歧的。
康剑飞放出大话道:“我有体例进步《东方日报》的销量,击败压在你们头顶上的《明报》,我想徐总编应当对这件事非常感兴趣。”
康剑飞拿回《寻秦记》的稿件,说道:“徐总编,我这个前提不过分吧?如果你不肯意的话,那我只好把稿件拿去《星岛日报》了。”
《东方日报》看来要比《明报》那边的人机灵很多,康剑飞刚开口探听总编室在哪儿,就有个身材肥大的年青人过来问:“这位先生找总编有甚么事吗?”
康剑飞听完,沉默了一阵后,俄然盯着徐季新问:“徐总编,你感觉《寻秦记》只值千字50元吗?”
徐季新让一个毛头小子给节制了场面,明显心头有些不爽,憋火地问道:“康先生要不要取甚么笔名?”
胡俊才跟着康剑飞从《东方日报》的大楼出来,仿佛像做梦普通,瞪大了眼睛看着康剑飞说:“阿飞,你真成作家了?”
康剑飞拿出《寻秦记》的稿子,放在他办公桌上说:“徐总编能够先看看这个。”
这段时候《明报》因为卫斯理系列的再度火爆,销量一度冲破15万份,让《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大为头疼。康剑飞此时把《寻秦记》奉上门去,如果这两家报纸的编辑有目光的话,应当会如获珍宝、大加包装推行。
看着康剑飞到街边招手叫出租车的背影,胡俊才就遐想起那座主席挥手的雕像,康剑飞在贰心目中的形象刹时高大威猛起来。
吴成刚说专栏稿件是千字700元摆布,但那只是名家的价码,比如请亦舒来写一篇影评,差未几就是这个数――《明报》最多给千字500元,《东方日报》才会给千字700元。并且必须是专业性和缔造性极强的稿件才行,让亦舒随便写一篇杂谈的话,稿费不会超越千字200元。
那年青人叫云博,本是《东方日报》的浅显记者,见康剑飞鬼鬼祟祟探听总编室的位置才过来问话的。没想到康剑飞语不惊人死不休,竟然说能进步《东方日报》的销量,击败他们的死仇家《明报》。
遵循此时香港的人丁与报纸总发行量来计算,差未几每两个半香港人就会采办一份报纸,这个数据在亚洲仅次于日本。
既然《明报》不要,康剑飞天然不会在一棵树吊颈死,他另有别的两个最好挑选――《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
康剑飞起首去的就是《东方日报》,这家报纸常常自称香港销量第一,此次持续几个月销量被《明报》压着,他们应当最急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