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否履行《诸司职掌》和《到任须知》,前者是京官的行政守则,后者是处所官的行政守则。
桂萼在丹徒当了三年知县,一年报洪灾减免赋税,其他两年的赋税皆有所增涨,并且户口大增。如此数据,考核品级竟然是“不称职”(第三等)。
连络团体环境,王渊用膝盖都能想出来,桂萼定然在丹徒县清查田亩和户口。一下子就让该县户口大增,可惜获咎了豪绅,也是以获咎下属和御史。
第三,是否犯了“八项察例”,即:贪、酷、暴躁、不及(没有到差)、老、病、罢(无能)、不谨。
监察御史对桂萼的评价,是“酷,民怨沸腾”,这属于随机巡查。
常伦苦笑道:“我被外放了。”
一提起毛澄,陆完就感到头疼,他这个吏部尚书当得憋屈啊。
钱塘知县叫承天秀,两年前上任;仁和知县叫张介,一年前上任。
陆完责备道:“吏部库房,岂能让人说进就进?你这个主事如何当的!”
明朝官员考核,首要分为三项内容:
桂萼此人,属于绝对的激进派。
方才出门,就见常伦走来,王渊拱手道:“明卿兄,来吏部办事?”
王渊想了想,说道:“你也别去吏部了,归去等几天,然后跟我一起去浙江。”
王渊笑道:“谁说浙江就不能兵戈了?只要你敢坐船,必定有仗打!”
毛澄一度执掌翰林院,只要再获得掌管束敕房的差事,就有资格入阁当大学士。但杨廷和为了分杨一清的权力,把毛澄弄到吏部当左侍郎,目标直指吏部尚书。
现在,两人全数给王渊挪窝。
“你想要钱塘、仁和两县的主官?”朱厚照说,“我让人问问。”
王渊大抵体味浙江宦海,慢悠悠分开吏部库房。
“王若虚在吏部库房做甚么?”陆完惊奇道。
“浙江啊?又不能兵戈。”常伦非常绝望。
库房东事说:“似在查找浙江官员档案。”
王渊很想把桂萼、沈复璁弄畴昔,一人办理一个县。
这货明显是一个法官,整天却想着兵戈。
吏部考功司,就是遵循以上两份考核,对桂萼停止终究复核的。
翌日,王渊前去吏部,检察桂萼的政绩考核,差点当场就笑出声来。
成果呢,杨廷和俄然丁忧回家。
第二,是否完成“本等六事”,即:黉舍、郊野、户口、赋役、诉讼、盗贼。
吏部左侍郎叫毛澄,正德东宫班底,跟陆完一样,属于杨廷和的亲信。
你牛逼,王渊完整无语。
王渊在小本本上记下桂萼的名字。
承天秀举人出身,自发宦途暗淡,干脆在钱塘县勾搭豪强,可劲儿的贪污享用。本地士绅舍不得他走,一再挽留,一留就是整整九年。
杭州这处所很扯淡,不但浙江三司治地点此,一座城里另有两个知县。杭州城被劈成两半,一半归钱塘县统领,一半归仁和县统领。
右布政使叫任鉴,成化二十三年,三甲进士。年龄够大的,并且任期快满了,等王渊到达浙江,能够此人已经被调走。
不是说你GDP搞得好,政绩考核就必然好,能够指责的处所多着呢。
这位老兄方才被任命两个多月,并且是从陕西调畴昔的。遵循现在的出行速率,估计还没办完交代,不至于跟本地豪绅盘根错节,这对王渊而言是件大功德。
王渊问:“你获咎谁了?”
紧接着,王渊又去查浙江主官,成果没瞥见啥熟人。
这货如果碰到王渊,估计直接一刀给砍了。
常伦担负钱塘知县,桂萼担负仁和知县,杭州府城就如许被王渊掌控。
从而可知,做处所官,办学第一,耕作第二,税收只能排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