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峋送来的皮料,公然都是上佳的。皮子易寻,但可贵的是品相。这首要一个,猎户打猎之时,便不能伤了猎物的皮相,破了相便再也无可挽救。再一则,便是匠人鞣制的技术。人间皮革匠人的鞣制工艺,大多相仿。唯独易峋,似有些独门的诀窍,他手中出来的皮子就是要比旁人那儿的更光鲜水滑。每年到了夏季,自他那边进货的皮子,颇受那些达官朱紫的喜爱。
那是一张新换的条约,上面每尺皮子比平常另加了三分的利银。
易峋听了这话,倒也不气恼,只是又说道:“王掌柜,这两年间我但有皮料都是送到你们这儿来,再没去过别家。你刚才也说,我的货色是没得挑的。我们之前是订过条约的,每尺皮子甚么价,条约都写的明白。这两年间,也不时有别家货行问我要货,但我们既然有条约在前,又是老友情,我都一一回绝了。现在虽说还该按着条约的代价走,但王掌柜既然开口了,我让一分倒也不算甚么。”
这老者穿戴一件宝蓝色绸缎棉衣,须发斑白,戴着一副玳瑁眼镜。一见二人出去,老者忙将眼镜摘了下来,面上堆笑,请二人入坐,一面叮咛伴计上茶。
易峋推着车子,在一间货行门前停下。
王掌柜顿了顿,自忖这事本身拿不得主张,哈腰一笑:“易少爷在这里少待半晌,我去去就来。”说着,便一回身子,撩起家后一道门帘往里去了。
易峋醒来,便闻声外头的响动。
她看了一眼推车上的皮子,内心暗道:他来这儿,是要卖货么?
秦春娇昂首望去,只见这货行面阔三间,顶上悬着一座极新的朱漆匾额,龙飞凤舞的刻着“盛源货行”四个大字,门上人进人出,热烈非常。她晓得这家货行,在京里是极有花样的,买卖做通南北,从本方物产,到西洋罕物,无所不有。即便是相府,一年四节八时,凡是添置大宗的物件儿,也是到这儿来大班。货行的老板,在京中也算是有那么几分脸面,在相府大夫人面前也敢拿上两分乔。
易嶟是早已风俗了兄长的罕言寡语,他吃着饭,一面哼着乡间小调,非常得意其乐,偶尔同秦春娇说上两句调皮话。
但见易峋面色淡淡,看不出心中所想。
秦春娇走到了厨房,把封着的灶捅开,重新添满了柴火,拿打火石扑灭了灶火。待灶火生起,她便自一旁的水缸里舀了些水出来,先在小灶上烧了一壶开水,提到外间用于晨间洗漱。
王掌柜眉心一跳,斜眼觑着易峋,也不知他是虚张阵容还是真有此事。
如此这般,好话说了一筐,易峋方才将银票收了起来,只是那纸条约,到底还是没有换。
两人一起往西,出了城东集市,又进了西市。
面前的男人,不再是她的童年玩伴,不再是她翠绿幼年时的邻家哥哥。他已然长成了一个夺目强干的男人,成为了她的主子。
待饭做好,易嶟也起来了。
秦春娇, 是易峋的人了。一想到这里,他身上仿佛生出了使不完的力量,胸腔里沸腾着热流。他就是要让这个当初背弃了他、看不上他的女人晓得, 他易峋不会永久都是个乡间的穷小子,他是养得起她的!
那王掌柜笑的畅怀:“易少爷是最讲友情诚信的,那天然……”
秦春娇怔了怔,不知他这是甚么意义。易峋看她没有转动,干脆握住了她的手,拉着她一道往门里去。
易峋在面摊上坐下,见秦春娇在一旁低着头站着,微微有些奇特:“如何不坐?”
她回房梳洗以后,重新回到了厨房,将那把烧水的黄铜壶放到了门口的小炉子上温着,便架起了大锅烧水做饭。
秦春娇心中算计了一下,将大锅煮开,熬了一锅苞米糁,又在另一口锅中倒了一点点菜籽油,将昨夜吃剩下的馒头切成片,蘸了一下水便下锅油煎。如许煎馒头片,既不费油,又能煎的外酥里嫩,格外适口,这是她在相府时,跟管厨房的娘子学来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