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政之和张季鸾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动,却又踌躇不决。
两人都是民国的着名报人,张季鸾曾担负孙中山秘书,卖力草拟《临时大总统就任宣言》。他因为反对袁世凯被捕,出狱后便不再从政,一向在各大报纸做编辑和记者。前两年张季鸾在陇海铁路担负会办,因为战事他又丢了饭碗,现在正闲居在天津。
这动静有点大,惊得四周的客人全都看过来,让台上的两个相声演员有些愁闷。
张季鸾和胡政之大为惊奇,他们觉得能写出《大国崛起》的,就算不是个老头子,也起码是饱经风霜的中年人。
“干甚么呀?”
胡政之一样大名鼎鼎,少年时嫂子卖掉一副金手镯,帮助他前去日本勤工俭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律系,晓得四门外语。他曾主持过《至公报》,是独一列席采访巴黎和会的中国记者。他创办的《国闻周报》入不敷出,已经邻近开张的边沿,只能靠老友吴鼎昌每月出资补助。
“不然,”周赫煊点头道,“我在这里能够打包票,《至公报》今后办起来,绝对能够说少帅的好话,只求别骂得那么狠。当然,如果少帅做了甚么利国利民的功德,《至公报》也需求帮着鼓吹一下。”
胡政之沉默半响,也说道:“算我一个吧。”
“告状?您告谁呀?”
张季鸾和胡政之相视苦笑,本来周赫煊和金勇真是同一人啊,这动静传出去估计好多人都要跌破眼镜。
“……”
张季鸾道:“我倒是听人说,周赫煊就是阿谁写《射雕豪杰传》的金勇,现在正在褚玉璞的府被骗差。”
“些许小文章,不值一提。”周赫煊谦善道。
“好一个不党、不私、不卖、不盲!若真照这八个字办报,其报格之高,天下间绝无独一。”张季鸾拍桌子赞叹。
当然是被周赫煊给压服了,报纸想要获得影响力,就必须对峙客观公道的原则。就算张学良今后做了啥错事,自家的报纸骂起来也没那么狠,而一旦张学良做了功德,天然是要大力鼓吹歌颂。
周赫煊当即说:“初期办报用度5万银元,少帅出4万,具有60%的股分。但他只能分红,不参与报社的办理和运营。我出1万银元,具有20%股分,担负报社社长一职。两位以劳力入股,别离具有10%的股分。胡先生任经理兼副总编,张先生任总编辑兼副经理。由我们三人共组社评委员会,研讨时势,商讨定见,决定主张,轮番执笔。终究稿件由张先生卖力修改,如果大师定见不应时,投票以多数决定,三人定见各不不异时,以张先生为准。如何?”
胡政之说:“周先生大才,您的《大国崛起》现在已颤动中外了。”
“周赫煊就是金勇?”胡政之大为惊奇,“文风一点不像啊,该是搞错了吧!”
相声园子里,两位天津名角儿正说着《卖五器》,下边儿不时收回起哄和大笑声。
“我告我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