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皆是一愣,不明白这又是哪一出。
但这也是恋慕不来的事。并且,他们固然不能私蓄兵甲,但也不消刀头舔血,金风软雨这么多代,他们也都很满足了。
这三个藩王比较特别,封地不在边关,反而在非常富庶之地。但他们的品阶倒是郡王,享用的统统权益都只要边地亲王的一半。
三推三让甚么的,本就是应有之义。现在嗣天子以大行天子后事为要,实乃纯孝之举,博得了很多人的承认。
杨宴赋性朴直, 平生最不爱玩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他又是礼部尚书,此时世人一劝,他也是当仁不让。
因藩王多在边关,来回耗时颇久,新帝即位是不等他们的,能赶上的就一同插手即位大典,赶不上的,就在朝见之日补全三拜九叩的大礼。大晋天子,对这些俗礼一贯不是太重视。
待杨宴将圣旨念完,萧情便扶着萧虞跪了下去,萧虞有气有力地说:“臣奉诏。”与声音清脆的徐澈行成了光鲜的对比。
这灯的香油是宁王特供的,乃是抓捕的深海中的大鱼身上炼出来的油,有一股特别的香气,浓而不腻。
杨宴冲着萧澄的尸身拜了三拜,这才起家,慎重地接过圣旨,躬身对萧虞道:“请嗣天子移步,允群臣陛见。”
两人对视一眼, 皆点头道:“也好。”
杨宴便问宋霏:“英国公是大行天子临终前所见的最后一人,不知大行天子可对身后事有何交代?”
毕竟,从今今后,这六合八荒,便都要以她为主,以她为尊了,她再也不消顾忌任何人的设法,天然窃喜。
萧虞半伏在萧情身上,虽勉强止住了哭声,却还是直咽气,一时竟口不能言。
“合该如此!”
现在,这个心疼她的长辈俄然就这么去了,实在是令她难以接管。
当然了,悲伤之余,她心中也一定就没有一丝窃喜和茫然。
这也难怪世人一时想不到,毕竟高傲晋建国以来,这赐婚的圣旨一共也没几分,还都是众臣勋贵之家两边都相看好了,一同入宫来求个光荣的。
“臣等拜见至尊!”
而新帝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天然是订定先帝的谥号。
几位尚书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摆布宗正也暴露了焦心之色。
世人陪着嗣天子哭了好久, 却见她底子就没有止哀的意义, 赞新帝纯孝之余, 也不免有些焦急。
正所谓:国不成一日无君。
这些,萧虞都不晓得,也不想理睬。与徐澈一同接了圣旨以后,便由萧情扶着起来,群臣由杨宴牵头,一同叩拜新君。
这还只是第一次罢了,众臣也都不焦急,再三请嗣天子节哀,保重身材以后,便各自辞职拜别。
接下来,宫中天然是要为大行天子入殓,为嗣天子制丧服,他们也要归去,把家里不该国丧期间用的东西都收拢起来,该挂的白绫也都要挂上,还要筹办为大行天子哭灵……等等,等等,都事儿。
而像武帝同母兄弟,就封了穆王,云南天高天子远的,有特产与矿藏,的确比他们强太多了!
至于茫然,也是因为她即将成为这天下之主,将要担当天下人的温饱喜乐。她原觉得本身已经做好了筹办,可事光临头,她才晓得,没有真正地做过,再如何筹办也是徒然。
披香殿中“嗡嗡”一片,熟悉的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会商着他们共同体贴的题目。
萧澄虽不是她亲爹,待她却真是美的说,几近是甚么功德都想着她。她干了甚么好事,在萧澄看来,都是别人不好、别人无用,或是教唆她,或是没劝住她。
按制,天子大行,停灵二十七日,嗣天子则守孝三年,忌宴饮舞乐,忌酒,但不忌荤腥。群臣则守国孝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