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凡感激道“那我就多谢玉松兄了!玉松兄!另有一件事我想请你帮手!”
刘凡再次拱手感激道“玉松兄仗义!刘凡在这里多谢了!玉松兄帮我如此大忙!刘凡真不知该如何感激!恰好我从流寇手中缉获了一些书画之类的东西!我只是一个武夫,对书画也没甚么研讨,就借花献佛送于玉松兄吧!来人啊!把东西太上来!”听到刘凡的话,亲兵队将几个大箱子太入大厅,箱子翻开,满满的都是古玩书画,李玉松只是看了一眼就晓得这些东西代价不菲,恐怕不下几万两。心中欣喜,嘴上却回绝道“济民兄不成如此!我李玉松岂是妄图财物的小人,你快收归去吧!”眼睛却死死盯着箱子,一刻也不肯分开。
刘凡拱拱手感激道“那我就带破虏军高低感谢武安的百姓了!玉松兄!你也晓得此次我们打败流寇俘虏了很多人。我们毕竟是客军,出征在外不便利带着这么多俘虏,你看看县里能不能想想体例安设这些俘虏!”
如果刘凡出尽尽力帮着朝廷弹压流寇,先不说能不能将流寇全数剿除,就是真的剿除了朝廷却没有充足的赋税来安抚百姓,到时候莫非眼睁睁看着几百万百姓因为饥饿而死吗?那样的话岂不是美意办了好事?刘凡可不想为别人的弊端背黑锅。既然他们本身种下的因,那就本身去承担结果。在没有才气处理赋税这个底子题目之前刘凡是不会去碰触这个大泥潭的!
李玉松颇感难堪,纠结了好久才叹道“如许吧!你我联名给巡抚大人写一封信申明现在的环境,请巡抚大人出面处理此事。我再从县中的府库集结一些粮饷给你们!唉!我也只能帮你们这么多了!”
对刘凡来讲现在最首要的事情就是措置俘虏的题目,六万俘虏被破虏军押着回到了武安。到了武安以后刘凡先安排这些俘虏在离破虏军不远的处所直接安营扎寨。而刘凡本身直接带人来到武安县城,会晤县令李玉松。
明末的小冰河气候还会持续十几年,在这十几年中各种天然灾害会不竭的来临。这类庞大的气候以及严峻的灾害如果放在后代也是一个大困难,更何况现在赃官贪吏横行的明末端。当下的状况就是绝大多数的粮食和地盘都把握在少数地主手中,这些地主剥削百姓,吃着百姓扶养的民脂民膏却并不管百姓的死活。即便家里的粮食放的发霉了也不肯拿出一点点布施百姓。逼得那些落空活路的百姓不能不铤而走险,走上造反的门路。说句不好听的,如果百姓跟着流寇造反,杀官抢粮食或许另有条活路,如果不造反就只能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