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 第275章 议罪责内阁再加官
兖州府向来与辽东交好,以是才未见辽东兵的违法行动。由此可见,他凌卫明此番就是用心来找费事的!”
方逢年道:“我可没说用他的兵……”
本日,内阁又要议事。可谁能想到,又添了凌卫明这个费事,当真是半晌不得安逸。
在这个年初,说人像曹操,几近就划一于指着鼻子骂他要造反。
王承恩一声呼喊,世人俯身下拜。
杨嗣昌哈哈大笑:“我觉得甚么好主张,你让凌卫明去南边趟这趟浑水,只怕朝廷一两银子都收不到,却白白便宜了他。”
刘宇亮随便地坐下,接过一旁仆人恭敬递过来的暖炉,悄悄摆了摆手,叮咛世人也都坐下。
让他带兵安定满清,这可倒好,满清倒是平了,可关外大片地盘与朝廷完整没了干系。想收税都收不上来了!如何还敢用他的兵!”
此言一出,世人皆惊。
现在轮到本身,可不就痛快承诺下来。
辽东此时已经有些像秦朝了,底子停不下来。数万虎狼之师,巴望建功立业,现在让他们马放南山,只怕转眼就会把他撕了。”
内阁中就此吵吵起来。在侧厅听了半晌的朱由检公然坐不住了,咳嗽一声,走了出去。
刘宇亮听闻,目光转向方逢年。
本日丢一兵要搜索,明日损一车要索赔,一言分歧就要接办青州府的县衙,汉阳军之祸甚于流寇的说法很快便传到都城。
因而,他开口问道:“方大人,你对靖北侯有何观点?”
眼下实在没有仗可打,可不滋扰青州府。
这个酷寒的夏季,仅仅是北都城,就不知冻死了多少温饱交煎的贫苦百姓。
方逢年大言不惭道:“方某行的端做得正,问心无愧,何惧他来查。”
薛国观立即上前一步,满脸堆笑地阿谀道:“阁老才是最为辛苦之人。眼下国事沉重,千头万绪,多亏了您来带领我们。要不然,凭我等的智谋,如何能应对得了这么多毒手的大事呢!”
不过才半月,各军都已分别好地区方向,派兵登岸登州。除了共同孙元化安定兵变,更是向青州府、兖州府不竭制造摩擦。
薛国观道:“方大人是浙江人,你就不怕他凌卫明收税收到你的家里去?”
刘宇亮急道:“方大人,事理大师都懂,快说体例吧!”
方逢年道:“靖北侯有兵有钱,传闻新近又降服漠南蒙古各部,追得满人四周逃往。
刘宇亮面前一亮,忙诘问:“方大人,且详细说说。”
寒冬腊月,都城的上空一片阴霾,凛冽的北风吼怒着,如同一头猛兽在肆意吼怒。
朝廷的国库早已空虚,乃至连赈灾的银子都凑不齐。
流贼在各地残虐,烧杀劫掠,民不聊生。
杨嗣昌轻视一笑:“又是这般旧论,靖北侯带兵追击流寇,登莱、兖州、永平一带根基就成了他的后花圃,朝廷连个官吏都派不出来。
薛国观道:“方大人这话究竟是用还是不消啊?”
方逢年道:“眼下国库空虚,连关宁军的军饷都凑不齐了,实在难觉得继,何不命靖北侯担负催缴南边税务之事……”
内阁成员杨嗣昌、薛国观、程国祥、蔡国用、方逢年等人,见首辅大人到了,纷繁拱手请安,礼数全面。
赶紧也拥戴道:“青州府各县频频上报,说辽东兵凶悍无礼,凡是与本地有些冲突,就动辄殴打官绅,在街道上横行无忌,的确没法无天。
近期,些许小事还是不要去费事皇上了,我们议一议有了成果再上报不迟。”
他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顿时就要过年了,幸亏朝鲜、日本规复了朝贡,送来了些珍稀礼品,再加上吕宋、苏禄、渤泥等国的朝贡,才使得皇上的脸上有了点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