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10.4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敷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色彩,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可,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成行也。”
8.6曾子曰:“能够托六尺之孤,能够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成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9.12子疾病,子路使门报酬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门路乎?”
10.11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
6.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0.22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10.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未几食。
9.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9.10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10.13村夫喝酒,杖者出,斯出矣。
9.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现在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敷畏也已。”
8.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高低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8.15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6.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罢了矣。”
3.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何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7.26子曰:“贤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7.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能够无大过矣。”
6.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冒昧必因而,颠沛必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