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桓温的神采微变,暴露了悟和对儿子赞美的忧色。
据我所知,那顾十一娘不但是庶出,其生母还是刑家以后,她身上有何可取之处?”
此时的桓温又问道:“澈儿,除了那笔令世人倾羡的丰富嫁奁,你娶她是否另有别的启事呢?”
桓澈的神采便微微一变。
“澈儿,你说说看,为何要娶那位顾十一娘为妻?”桓温转向桓澈问,“固然你是庶出,但你是我桓温之子,现在你也名传安康城,以你之才名,为父便是为你聘王谢两家的嫡女为妻,也非完整不成能之事?
桓澈话说到这里,桓温似想到了甚么,眸光中陡亮,忙道:“你的意义是,那些嫁奁现在已经在顾十一娘手中?”
“为父也传闻过吴兴沈氏武装部曲之强大,不然当年王敦也不会选了他来作为本身强有力的臂助,不过,沈士居兵变失利,其部下的兵力天然也大大减损,现在还能有多少部曲保存于世,或者说心甘甘心的供这位顾家十一娘驱遣?”
李氏心中一跳,不由就侧目看向了本身的儿子,她的确是想复国,可复国一词她向来不敢直接说出口,为防隔墙有耳,她亦向来没有对本身的亲生儿子说过。
李氏弯了弯唇,含笑娇嗔中美目波光流转。
这时的桓澈点头道:“不错,本来那些嫁奁并非在顾十一娘手中,不过儿在晋陵之时,也可谓推波逐澜了一把,现在这些嫁奁便已然偿还于顾氏阿钰之手!”
这时的桓澈才缓缓的向桓温施了一礼,答道:“父亲,顾氏阿钰之生母虽为刑家以后,可父亲也应当传闻过,‘江东之豪,莫强周沈’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