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道:“臣代郑三俊谢皇上犒赏。皇上待百姓有天高地厚之恩,微臣就算倾家荡产也要为大明构筑起一条坚固平坦的马路。”
魏忠贤阴恻恻地说道:“东厂奉皇上圣命,清查赃官贪吏。既然郑大人清如水、廉如镜,那么散朝后共同东厂调查一下吧。”
朱由检在一旁热泪盈眶,说道:“臣弟也附议。”
听到这事又和朱诚有关,东林党人就和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如何那里都有朱诚的事呢,你就不能消停点吗?
“臣观京西皇庄的门路平整健壮,又探听到京西皇庄的门路造价颇低。如果铺设一条从江南产粮区到陕甘地区的门路,不但能够处理运输题目,并且能够吸纳很多糊口无着的哀鸿。”
户部左侍郎郑三俊是东林党人,他借机猛砍朱诚一刀,道:“皇上,传闻儿童乐土富甲天下,何不由儿童乐土把这门路包下来呢?”
东林党一听这话,一个个低头默不出声。让他们说大义,争名份,他们在行,但是这类实务,贤人书上没写,以是他们没学会。
天启天子一脸凝重,明天商讨的事情触及太多人的好处,特别是东林党一系,大部分来自江南,想来应当会跳出来号令。俗话说,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此次赶狗入僻巷,难保这些东林党人会搞出甚么把戏。虽说本身这边有朱诚和魏忠贤两人帮手,但毕竟人单势孤,不知成果如何。但是为了大明的稳定调和,这事又势在必行。
“是吗?那郑大人在北京花天酒地的钱从那里来的,应当好好查查。”
朱诚大吼一声:“开口!谁如果掏得出修路的钱,这郎中就谁拿去当。”
(方阳尽力写作,尽力求保藏、求保举。明天上一篇3000字大章,请书友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