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那年那蝉那把剑 > 第五十一章 大报恩寺中论道

我的书架

不过徐北游和张无病这两个名流大儒眼中的“粗蛮武夫”,理所当然地对这些所谓的论道并不感兴趣,也没有附庸风雅的设法,就算没有赶上也不感觉绝望。

张无病点头苦笑,“我此次之以是能等闲分开佛门,不得不说是朝廷出了大力,现在佛门到处仰仗朝廷,以是才不敢横加禁止,若没有朝廷,我这个把握佛门如此多奥妙的龙王又岂能等闲脱身而出?如果我执意出走,恐怕站在我面前的就是八部众的大梵天和帝释天。不过不管如何说,毕竟有些对不住当年那位引我入佛门避祸的老前辈,待会儿我去寻那位前辈,你就去听听名流们坐而论道好了。”

徐北游惊诧道:“坐而论道?”

待到新朝初立,天下承平已有五十年,近十几年来江南等富庶之地又重新文风大盛,江南高僧云集的大报恩寺更是成了很多文人雅士的集会地点,并且有两场牵动全部江南士林的盛事也选在大报恩寺停止。一场是三月初三的曲水流觞,另有一场就是蒲月初五的坐而论道。

前一场曲水流觞多是青年士子退场,看重诗词小道,是年青人的舞台,长辈们只是旁观评鉴,并不亲身了局。每年都会有几个才子在这曲水流觞上以诗词一鸣惊人,从而广受追捧,名满江南,比之科举得中会元还要风景。从这点上来讲,大报恩寺的曲水流觞可谓是年青读书人的一条终南捷径。

六百余年前,书圣偕亲朋老友等四十二位当时名流,于兰亭修禊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酒之觞置于溪中,由上游浮水缓缓而下,颠末九曲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喝酒,谓之“曲水流觞”。

大报恩寺占地广漠,琉璃塔前有一广场,足以包容近千人,坐而论道恰是在此地停止,能有资格论道者不过寥寥十余人,但是旁观者却足有八百人之多,大多数人都堆积在广场上,只要少数久负盛名的硕儒名家才气登上琉璃塔。

在此次曲水流觞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书圣将所成之诗调集起来,挥毫作序,败兴而书,写下了环球闻名的天下第一行书。

徐北游和张无病来到大报恩寺的时候,坐而论道已经畴昔两天,最为引入谛视标陈朱两大学派的王霸义利之辩步入序幕,接下来是分量差上很多的儒法之辩,毕竟自从武帝免除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法两家已经定下主从名分,现在再辩也不过是细枝末节。

张无病如果肯亮明身份,不管是佛门龙王,还是朝廷病虎,都能够称得上充足贵重,不过他不想平白招惹是非,而徐北游更是不敢随便闪现身份,恐怕把镇魔殿的魑魅魍魉给招惹过来,以是两人想要入寺就只能用点不太光彩的手腕。

徐北游循着人声来到此处,没去人多的处所凑热烈,而是站在远处旁观。

张无病感慨道:“谢公义最喜好这类名流集会,大郑年间,坐而论道还不是在大报恩寺停止,而是在江州琳琅府的圆觉寺,简文二年的圆觉寺论道,先帝结识了谢公义,也就是在谢公义和杜明师两人的鼓励策应下,先帝才决定挥军入蜀。”

至于后一场的坐而论道,则是侧重于义理大道,年青长辈们只要旁观的份,因为成名已久的大儒名宿们都会悉数退场,在此展开义利之辨、王霸之辩、儒法之辩、名实之辩,这场坐而论道大抵味持续三天,不过自古以来都是文无第一,以是普通不会分出胜负。

徐北游虽有做人上人的志向,却还没到治国平天下的境地,对儒家和法家都不感兴趣,他读书只为开辟眼界,并非是穷究其理,如果大儒讲授经义,也许他还情愿去听一听,可如果这类纯粹的口舌之争,他倒是半点耐烦欠奉。

推荐阅读: 三体:程心女士,你也不想地球被我毁灭吧     无限大追捕     娘子倾城:厂公要娶妻     暴宠,小妻不乖     我成了女主她妈[穿书]     惹火娇妻,宠你上瘾     求生战场我能送货上门     重生之娱乐宗师     阴阳先生之百鬼缠身     火影之吃货     超级娱乐论坛     奶爸的万界生活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