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儿。”李克元摇了点头,淡淡的问道:“清儿,你的身子可好些了。”
内心不解的李克清皱了皱眉毛,放下碗筷,迷惑问道:“大哥、大嫂、三妹,你们如何都不吃鱼,这锅里鱼另有很多,你们也吃点吧!”
回到家,大嫂刘陈氏已经在厨屋里生火做饭,李克清便和三妹一道把鱼洗杀洁净交给大嫂炖汤,不一会儿饭就做好了,桌子上除了一锅炖鱼汤,就是几碗米糠稀汤和一盘不着名的绿色植物,李克清盯着碗里的米糠稀汤,两眼发懵,迟迟不动筷子,后代的李克清哪餐不是大鱼大肉的,那里吃过米糠,瞥见三妹和年老迈嫂喝的津津有味,李克清只好勉强喝了几口,可刚吃几口就差点喷了出来。
李克元咽下一口米糠,然后摆首说道:“我跟你嫂子吃米糠吃惯了,不爱吃鱼,再说你的身子刚好,多吃点鱼补补身子要紧。”
李家的地步没多少,也就三四亩地,前些年为了缴官府的税银,全都卖给吴老爷家,当时吴老爷见李家急于卖田缴税,便强行抬高田价,最后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三十两一亩的代价把李家的地步全给买了,并且签的是白契,并没有签官契,官府甲册上登记的自家仍然有三亩多地步,也就是说李家除了向吴老爷交纳田租,还得向官府再缴一次田税,当初大哥李克元也不是没有向吴老爷争夺过再去签一次官契,把田产正式过户给吴老爷,可吴老爷却说如果签官契,就不买田了,因为过户以后,这田税就归吴老爷交纳了,李克元只好让步,先对付了面前官府的催科再说。
“嗯,那就好。”李克元点点头,说道:“时候不早了,别让你嫂子等久了,我们也早些归去吧!”
半晌后,乾隆将鱼竿扔给王进保,叮咛道:“将这条鲤鱼寄养到朕的御书房,每日派专人加以顾问。”接着又道:“传各部大学士及军机大臣顿时到御书房议事,朕有要事相商。”
“已经不碍事了,多谢杨叔体贴”李克清随口回应,俄然瞧见地里的作物藤叶有些似曾了解,便迷惑道:“杨叔但是在种白薯?”
“嗯!”看到大哥和三妹为了本身忙活了一上午,李克清内心涌出一股暖意,浅笑着说道:“待会儿归去我们兄妹三人一块儿吃。”
“主子这就下去传旨。”
“不亏是李先生的儿子,读过书,知书达理的,模样也挺俊,若不是因为那档子事,把秀娘许给他也挺不错的。”杨德财摇了摇脑袋,持续奋力挥着锄头。
谷城县附属襄阳府,南依荆山,西偎武当,东临汉水,县内多山,刘家湾便是处于群山环绕当中,这里泥土瘠薄,气候卑劣,村里人多地少,人称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加上近些年不竭有外来饥民搬家山中,人地冲突更是严峻,还多次产生本地人与外来户的械斗事件,还好青龙山中多矿产、木料、石料,只是这些资本根基上都把握在少数地主劣绅手中,本地乡民和流民除搭棚佃耕地盘外,还需受雇于木厢厂、铁厂、纸厂,获得微薄人为,方能保存。他们不但受地主、厂主的剥削,还要受差役、讼棍的讹诈,糊口极其艰巨,灾年代卖儿卖女数不堪数。
走了大抵半个小时,终究快到自家的地步,李克清抹了抹头上的汗,瞥见不远处的山上有很多梯田一层层盘绕在山腰上,自家的地步就在山腰上面,李克清不由的有些愁眉苦脸,本身的身材还没完整规复,才半个钟头的工夫,就有些气喘吁吁。
李夏荷也眨巴着眼睛跟着拥戴道:“是啊!二哥你要多吃点鱼补补身子,你在煤场干的是力量活,理应多吃些鱼。”
“那杨叔先忙着,俺去前面自家地步里转转。”向杨德财点点头,李克清便转成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