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逆袭力:把握生命的转折点 > 第十四章
国?运?多?舛
“如果玛丽女王能活得长一点儿,或者伊丽莎白女王早点儿死,”米尔先生说,“英国的鼎新或许就失利了”。信赖人类思惟应当安稳生长的人们不肯意新思惟传播得这么快,国度汗青仅仅因为一个女人的或早或晚地死去而窜改。如果玛丽女王活得长一点儿,或者伊丽莎白女王早点儿死的话,我们不能肯定我们现在信奉的是罗马上帝教、摩门教(注:一种宗教流派,信奉一夫多妻主义)还是康德思惟。
天下大战也和汗青上其他事件具有类似性。汗青哲学家中的精英们发明汗青是反复的。有一些军事汗青事件和普鲁士入侵法国有着惊人的类似。像1793年至1794年和1814年入侵,1794入侵梅斯(注:法国东北部都会)和凡尔登(注:法国东北部的一个都会,位于梅斯以西的默兹河)。两边打了一场极其惨烈的战役,成果是法国更加一蹶不振。但是,刚兵戈的时候,入侵者普鲁士人气势高涨,锐不成当,可厥后日渐委靡,如同一盘散沙,再也没有当初的锐气了。汗青事件又惊人地复制了。1793年10月13日德国人攻打了维森博格防地,并占据了这个处所,法国将军不得不退守哈格那,落空了大片地盘。德国人是以获得了军队和资本上风,法国人面对更糟糕的地步。而在战役的初级阶段,德军磨磨蹭蹭、犹踌躇豫、懒惰怠惰,犯了很多愚笨的弊端。有一次,盟军乃至离巴黎只要一百五十英里了。法国军队极其懊丧,巴黎一片黯然,巴黎共和党掌权派正筹办逃窜。但德军却没有乘胜追击打击巴黎,到手的结束战役的巨大战机弄丢了。如果盟军进一步挺进的话,英国或许就不必还法国六亿的公债了。即便是挽救大众委员会固然刻毒地干了无数刺杀事件,此时也变得同仇敌忾、斗志昂扬,没有放弃对国度的但愿。乃至是卑鄙的巴海贺也用激动听心的言语动员大师保卫故国:“自在是每个百姓神驰的目标,有些报酬它支缺勤奋,有些报酬它支出财产,有些报酬它支出忠告,有些报酬它支出兵器,而统统人都要为它付出世命。共和国已经是被围困的城池,它的统统国土都成了虎帐。”1793年德军在维森博格的作战方略和1870年在维森博格和沃斯的作战方略没甚么辨别。德军在1793年获得了严峻的军事胜利,但传统的汗青学家说:“盟军过于怠惰,法军只在大败退中丧失了一千人。如果盟军不是这类作战状况的话,法军能够会丢掉一个军的兵力。盟军的此次胜利翻开了共和国的大门,但并没有使盟军获得终究胜利。”当1794年法国反击入侵的时候,正处于民族危亡的关头时候。内心几次扫荡着那句格言:“快打!狠打!”当代人不会再胶葛畴昔的史实了。
法国人用一种凌厉的贩子气势措置战利品,洗劫了整条船值钱的东西。让他们对劲的是,战利品特别丰富,有高贵的盘子、毛茸茸的皮草和家具罩、一大堆钱和标致的衣服。搜完今后,他们才去查抄俘虏。内里必定有当官的,值得一抓。他们如果晓得的话,有个俘虏值得上一船的金子,乃至是十船的金子。哎呀,如果法国国王有预知才气的话,如果那群抢东西的小分队队长能把马尔伯勒公爵抓返来的话,国王必然会让队长坐帝国的第三把交椅的。如果事情是这么生长的话,战役的运气和欧洲的汗青必然会改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