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雄师在侧,定襄、西河也只要临时便宜张燕的。
张燕使者笑道:“我家平难中郎将亦为人间之雄,岂有食言之事?”
派人送袁尚、高干两位贵公子归去,接下来张燕便四周遣人整肃安境,差令人等重修晋阳城,又到处礼征名流,往四郡委派官吏。只是连邓季现在征名流都还困难非常,真正有识之士又有几个会被他黑山贼所用?
倒不是温恢由此对邓季心生好感,只是现在太原陷于黑山贼,袁绍成事不敷,本身鼓励百姓抵当张燕已是冒险,再回绝招揽就是不知好歹,其等黑山与邓季是盟友,寻个由头分开险地才是端庄。
杨凤道:“然亦恐放归二子,袁绍军复来!”
审配之语正给袁绍台阶下,顺势道:“审正南语急,公则、仲治乃为公心!然其言有理,若儿辈受害于贼,吾失名流之望,于事有利!”
随军谋士有审配、郭图、辛评三人,对袁绍后嗣事,辛评、郭图主张立宗子袁谭,审配却与袁尚亲善,几人之前便争论不竭。此时辛评、郭图劝袁绍道:“将军身负国事,岂可枉顾于私?贼矜持有三公子为挟,所图必大。若使彼辈得逞。是资敌而伤我,并州不复有,大局自此坏也!闻得晋阳一战,逢元图战略虽败。黑山、司州受创却重,待将军领军至,当能一鼓而克,复得太原、上党。今邓慕安正用兵西凉,待并州平、易县破,司隶亦可得图,就此成万世之基业,望将军勿自误!”
这时候要人。就只能任黑山敲竹杠了。
“主公勿罪,仲治心急,一时讲错!”
待得见,公然只是位二十岁摆布的年青人,张燕问道:“足下领民抗我雄师,为袁绍尽臣节乎?”
这位弱冠少年就是温恢,当年袁绍以田丰家眷长幼相逼,邓季结合黑山贼暗袭邺城,麾下大将苦蝤杀继母报父仇后,自刎而亡,为收殓其尸,卒兵夺温恢父亲棺木,温恢幼年胆小,寻邓季实际,由邓季补偿的。
此时再进军太原,那是逼爱子速死,袁绍无法,只能先领军入驻雁门的郡治阴馆县,筹办遣人往晋阳去与张燕谈判,换回袁尚与高干。
司州卒兵如此强势,虽无显位给人,现在命在人手中,并州大将郭援却也愿改投凭借,其家眷本就随在晋阳城中,前日混在公众逃出,再唤归便是。
袁绍有四子,宗子谭、次子熙、三字尚、季子买,就老三袁尚面貌最为美俊,又是继配所出,常日最得袁绍宠嬖,外甥高干还罢了,听闻袁尚也遭敌擒,命悬于人,怎叫本初不心如刀割?
见袁绍面色阴冷,恐辛评再有过激言语,郭图急拉住他,直扯出帐去。
辛评说得刺耳,审配拔剑瞋目而视:“汝敢辱上?”
听闻此事,张燕甚奇,令押往晋阳亲见其人。
袁绍方点首道:“便依汝等之意,我军不日即归冀州,不但雁门郡,定襄、西河二郡也让与之!然亦请足下转告张渠首,待到玄月月朔,吾子与外甥尚未归邺城,吾便当其等死也!必起十万雄师,誓报此仇!”
冷目睹二人出去,袁绍按住肝火,与审配商讨遣使与张燕洽商事。
少年点头答道:“袁本初不敷成事,某非其臣下,只不肯见乡里受贼兵涂炭而行此事!”
贼辈一时得志便放肆,使者这般**裸的威胁,言语间已是极不敬,然爱子性命在人手中,袁绍也只能临时忍气吞声,见他不说话,审配出言问:“若吾家将军撤兵,张燕不取信诺,又如何?”
张燕顿时惊诧,不过他度量还可,与邓季又是天然的盟友,倒不好再说甚么,只遣人去请徐晃来见。
此人年事虽轻,辞吐见地却都不凡。得详细后,张燕不觉得罪,倒动了爱才之心,亲身松绑,好言招揽,只是少年回绝道:“谢过将军!然某本不堪用,前又与邓慕安有旧,若将军不罪,当举家迁往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