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头牛,一家人也能轻松一些,等闲了还能拉牛车帮人走货。走货但是一笔不错的进项,比种地强多了。
内心有了计算,桑叶对木氏说道:“娘,桃源镇上有牛估客么?如果有,待会儿卖完粮食我们就去看看,现在买不起可不代表今后也买不起。”
木氏接过了话头,细细的说道:“可不是老贵了,一头半岁的牛犊子就要七八两银子,能着力的大牛更贵,十五两银子还不必然能买到。你看我们这邻近的几个村庄,有四五百户人家,可有牛的就只要那么三五家,一是代价贵,二是难买,得找门路才行。”
桓儿却把这话当了真,皱着小眉头思虑着大舅母的题目,最后纠结的看了娘亲一眼,不美意义的说道:“桓儿不晓得有多少,都在娘亲手里呢。”
于氏和刘氏对视一眼,在相互的眼里看到了同意。妯娌俩都心疼本身的男人,不管花多大的代价,只要家里能买到牛,她们毫不会反对。
一行人最轻松的就数桓儿了,他被大舅桑树抱到了平板车上,用心致志的玩着娘亲给他折的几根狗尾巴草。
“没错,大妹说的没错,我们家现在买不起,不代表今后买不起,我们家现在就开端存买牛的银子,我就不信我们家这么多劳力,还能存不敷买牛钱。”桑树一边拉板车,一边扭过甚大声说道。
并且当初回到李家村,一来是为完成原主的遗言,替她向桑父桑母尽孝;二来倒是被迫如此。一旦说了银子的来源,对桑家不但没有好处,极有能够因为人多嘴杂招致不需求的费事,乃至是祸害,这些她不得不谨慎……
“唉?真要买?”这话不说木氏听着冲动,桑诚恳等人对牛的巴望也被激起出来。
银子的事,她不是成心想瞒着家人,只是这一大笔银子的出处她不好交代,毕竟离家十几年,她只是大户人家的婢女,嫁的丈夫也是平常,握着那么一笔银钱要如何解释?
还不晓得牛代表甚么的桓儿被大人们冲动的情感传染了,暴露几颗小白牙对娘亲说道:“娘,买牛,用桓儿的银子买。”
如此一算,一头牛能换六千斤细粮,充足一家十口吃将近两年了!想要买牛,且不说庄户人家能不能找到门路,就算找到了也很难买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