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宗帝何尝不明此理,只是他怕毁了本身的政绩,将来青史上,留下败笔。
“爹,我承诺你,但是我该如何做?”
“好好好!”武宗帝看过急报,连声说了几个好。
提及沈云和墨魂军,墨烨正的神采凝重了起来,低头沉默。
百官附议。
的确!他忍不下这一口气。
上官泰宁目光切切,一脸慎重,“父皇,请三思。”
有墨烨正在,他们并不担忧晋军能攻破南大门。
“常乐,你教子安易容术,在我养伤的这些日子,由子安代替我。栗城那边不能没有一个主事的人,子安从未上疆场,他身边有你们在,我才放心。”
仿佛要目睹为实。
“子安,你情愿吗?”
“爹,我不是分歧意,我只是担忧……”
竟是让他假扮一军之将,如许的重担,他担得住吗?
“是,孩儿明白。”
趁夜将沈云和墨魂军的尸身堆放在城门前,清楚就是为了扰乱军心。
武宗帝扫看着他们,握着扶手的双手不由的紧了紧,好久才开了金口,“准泰,宁王明日带兵起启前去栗城,朕在都城等着你和临王的班师之音。”
父子二人,凝神相望。
这仗,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第355章 这仗,要打
南昭严肃已受胁受损,不打只会让世人笑话,只会滋长晋陈两国的火焰。
“圣上,国威不成挑,晋国野心不成容。”
上官泰宁明白武宗帝的心机,又道:“父皇,此战并非我南昭挑起,他日晋国也不敢有所牢骚。这一仗,我们必须打,并且还要打赢。我们不但要立威,还要克服后与他晋国签下战役停战和谈,这才是保南昭承平的良策。”
上官泰宁起家,武宗帝身边的李公公已急步下来,接过急报,呈给武宗帝。
“是,儿臣领命!”
墨烨正点头,目光又落在墨子安身上,“子安,你承诺我,不管有多难,必然要替爹守住南大门,守住栗城百姓,必然不能让晋国的奸计得逞。”
都城,皇宫,议事大殿。
“好!归去以后,你代我给他们上香。”
武宗帝微眯起双眼,目光落在上官泰宁身上。
常乐和常欢相视一眼,两人慎重的点头,“王爷,请明示。”
百官见状,齐声道:“圣上,宁王所言极是,晋国一再挑衅,临王也是以受伤,这事我们南昭如果忍了,他日必将被其他各国背后笑话。”
墨子安点头。
“常乐。”墨烨正移目看向常乐,“子安接下来要去做的事情,你和常欢一起陪在他身边。你们得承诺我,不管在甚么环境下,你们都要护他,助他。”
常乐也附合,“还是王爷考虑殷勤,我们来时,栗城的确已经传出了王爷坠崖的动静,沈云和墨魂军分队也全数被抬了归去。这事现在想来,必然是晋军所为。”
闻言,墨烨正欣喜的点头,“好好好!你没有让爹绝望,你记着了,经心极力去做就好。”
墨子安看着他,道:“爹,你放心!孩儿必然为他们报仇,晋狗欠下的债,孩儿必然让他们血债血偿。”
“哈哈哈……”武宗帝大喜,抬头大笑,“天佑我南昭,天佑我南昭啊。”
“你不必担忧,常欢和常乐也曾随我上过疆场,军中也很多经历实足的将士。再者,待我好一些了,我和莫石会回城隐居,有甚么事你能够来找我。”
现在,南昭已是国泰民安,如果冒然起兵兵戈,又将会是甚么景象?
墨子安听到他的安排,早已惊呆了。
“你说甚么?”武宗帝不敢置信,赶紧坐正身子,目光切切的看向上官泰宁,“你把急报呈上来。”
翌日一早,天刚亮,墨子安和常乐,常欢三人就分开谷底,攀上索命崖,返回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