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园似锦 > 第四百九十九章 育种基地

我的书架

当数千亩冬小麦都割完打好晒干装进堆栈中去,没日没夜忙抢收的佃农们才算松了口气。汪管事和户部刘尚书,带着户部分担稼穑的官员,迫不及待地开端计算冬小麦的产量。

他们商奉迎了,庄子上的千顷良田,夏季种大棚蔬菜和生果,到开春的时候,就全数种上鲜花。再加上后山上数百亩坡地,应当勉强够用的了吧?如果再不敷,朱俊阳揣摩着把邻近的几个庄子,高价买过来……

皇上即位后,为了节流国库开支,皇宫一向相沿前朝的,有些偏僻的宫殿都荒废了,也舍不得拿银子去补葺。为了不劳民伤财,就连三年一次的选秀都打消了,后宫连皇后一块儿,不超越十位主子!皇上、皇后的千秋万寿,都能简就简,所费不超越千两银子,还不如一介豪商的寿辰呢。

朝堂之上,皇上举着一个饱满又巨大的麦穗,冲动地对文武百官道:“看到了没有,这就是亩产九百斤的麦穗,如果用它作为种子的话,产量绝对不会差到哪儿去的!试想一下,如果北方统统的小麦,都达到如许的产量,我们大明还会有饥民吗?还会有人食不充饥吗?还会有人因活不下去落草成寇吗??大明的百姓何愁不安居乐业,大明的江山何愁不安定如山?金安县主,公然是朕的能臣。现在众位爱卿,还感觉朕封一个小丫头为官是扰乱超纲吗?众位爱卿,还感觉女子为官是牝鸡司晨吗?”

现在,众位大臣真是不平不可!小余大人用她超凡的才气,博得了文武百官的承认,也垂垂为百姓所熟知!

冬小麦收成以后,皇庄和唐古的庄子都紧锣密鼓地种上了玉米和土豆。在东北和西北气候环境卑劣,地盘瘠薄的处所,这些农作物更试用一些。客岁京郊的很多村庄,来京抢购了玉米种子归去,春季的时候有性子急的就播种下去了。收到回馈说,这些玉米长势杰出,详细产量要入秋才气够晓得。

实在,朱俊阳的庄子,虽说没有记在小草的名下,现在也跟是她的差未几。后山低价卖给了她,庄子里的地盘随她安排,庄子里的职员任她调遣。庄园里的管事和下人们,公开里已经把她当主母一样恭敬和顺从。当然,这也跟她小我的才气和品德魅力有很大的干系。

后山种的花草虽多,但是仍然供不该求,小草便公开向各地收买各种鲜花和花瓣,乃至生长到了江南。朱俊阳在船队中,特地增加了一条船,专门替余小草采购鲜花。

刘尚书冲动得浑身都颤抖起来,七百斤!!均匀亩产竟然达到了七百斤,比客岁唐古的产量,还要高上一个台阶。在这个均匀亩产只要二三百斤的期间,七百斤的产量的确是不敢设想的神话!!

当产量统计好呈到皇上的御案上时,唐古那边的亩产也统计出来,跟皇庄没多大辨别。不过,小草客岁在收割的时候,让人遴选了一些特别大的麦穗,种了几亩地。那块地上的冬小麦,麦穗比普通的麦穗要大上三分之一,产量缔造了九百斤的古迹!

如果亩产进步了三倍乃至四倍,即便是租田种的耕户,交了租子今后,剩下的都吃用不完。民富则国安,这不恰是统治者所寻求的吗?朝堂上的百官,武将定国,文臣治国,可真正能够安国的,却恰好是一个大师都一向没能看得起的小丫头!!

市道上小麦的代价,最高也不过五文一斤,这些庄子的仆人无益可图,另有甚么分歧意的?朝廷跟庄子的仆人签下了十年的和谈,这十年中种甚么,如何种,朝廷说的算。收成的时候,朝廷会派专员畴昔同一收买。

虽说京郊的菜农们,开春也都种上了蔬菜,但是不比不晓得。皇庄也不晓得是不是感染了皇族的龙气,出产的蔬菜看着就比浅显菜农的新奇葱茏,味道也好上很多。

推荐阅读: 短跑之王     地狱轮回     重生九零辣妻撩夫     咸鱼坐忘心得     殇爱逆流成河     神妃天下:帝尊,硬要宠     愿君寄我相思忆     拒不为后:第一农家女     东风万里西寻你     终极进化     武氏有女     总裁执手,将妻拖走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