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谁也没想到,这才结婚短短两年不到,方彦竟然出事了,还是牵涉进那样的朝廷大案里。方凤笙本就不得老太太喜好,这下更成了会给孙家惹来事的祸端。
“女人。”
方凤笙收回目光,深吸了一口气:“知春,我想见见禹叔。”
孙家不是没给王玥儿说亲,无法她谁都看不中,就这么拖了下来。
“但是外祖母,那我如何办?”
一看外孙女这神采,更是证明了老太太的猜想,她不由恨铁不成钢隧道:“你是不是把这府里人都当作傻子了?”
王玥儿长相随了她娘,也就是老太太的小女儿孙英梅。可惜孙英梅是个薄命的,年纪悄悄就丧了夫,本身愁闷成疾也跟着去了。王玥儿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就被老太太接到孙家长伴身侧。
老太太叹了口气,看着美女似的外孙女。
这也是老太太为甚么会态度大变的启事,也是孙家明显怕惹上是非,却还是容着方凤笙这个祸端留在孙家,甚么也不做的启事。
当年孙庆华远赴杭州插手三年一次的乡试,途中结识一样赴考的秀才方彦。两人志同道合,又非常辩得来,巧的是两人都已娶了妻,并都已诞下子嗣。更巧的是一个生的是男孩,一个生的是女孩,在一次喝酒之时,两人给后代订下了口头婚约,并互换了信物。
“看今后那些狗眼看人低的,还敢不敢瞧低女人!”
师爷虽小,但其背后权势庞大,孙家说是书香家世,实则近些年家道中落。孙庆华中了进士后,宦途并不对劲,十多年也不过只做到了四品的绍兴知府。如果能借着方彦和周广瑞攀上干系,实在这门婚事也不是不好。
之前府里流言四起,孙庆华就来找过老太太了,老太太虽有些不肯,但还是听了儿子的,就是晓得孰轻孰重。
*
那次乡试,孙庆华桂榜得中,方彦倒是名落孙山,黯然回籍。
当初这件事让全部孙家都震惊了,老太太更是一百个不肯意。
一别十几年,孙庆华早就把当初随便订下的这门婚约给忘了,孙家人也不晓得这件事,可恰好就在十几年后,方彦找上了门,让孙庆华实施承诺。
孙家人丁薄弱,这两代除了孙庆华考中/功名,其别人一无事成。到了孙闻城这一代,大房那几个孩子就不提了,个个痴顽,也就孙闻城从小聪明过人,十四就中了秀才。
只除了当时方凤笙正在孝中,其母方才过世,如果孙闻城想娶她,必须赶在百日以内。而结婚了后,两人临时还不能圆房,因为方凤笙要为母守孝三年。
“那你有没有想过,之前也有四少爷,为何没有影响老太太的态度?老太太这类态度会持续多久,会不会很快就翻脸不认人?阖府高低都讹传着四奶奶要给表女人让位置了,为何老太太反而态度变了?”
可老太太如何能够情愿让外孙女当妾,即便老太太情愿,孙家两位老爷也不肯意,这不是在明晃晃奉告外人,孙家欺负父母双亡的外甥女,让外甥女当妾。
王玥儿先是芙蓉面一红,再是浮了些笑意,眉宇之间也沾了几分得色。
“女人,奴婢看琴儿那神采就利落,这丫头狗眼看人低,之前来了爱答不睬,瞧她明天那狗腿样儿,恨不得跪下来给您舔鞋底儿。”归去的路上,知春说得眉眼飞扬。
可恰好老太太仿佛俄然改了性子一样,竟对方凤笙和颜悦色起来。
甚么也没有孙闻城这场乡试首要!
提起孙闻城,方凤笙眼中闪过一丝庞大,却也是一闪即逝。她往前走着:“还算你不傻。”
提起这个,就要说说孙闻城的爹,也就是孙家二老爷孙庆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