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想来,秦檀闹着要嫁给自家儿子这事儿,确切有些诡谲。这秦家虽不算一等一的王谢,比不得谢家、殷家那样的建国之族,可也是在都城有头有脸的流派。而贺家彼时初初来京,一穷二白,甚么都没有,秦家如何就肯把二房的嫡女下嫁了呢?
“贵妃娘娘往太子的宫中送美人……这,仿佛不太合端方。”
帘外的宫女正在换熏香,及膝高的博山金脚炉上停着鸱吻狻猊,宫女正将红色的香丸朝狻猊的口中投去。细致葱白指尖拨过一颗滚圆香丸,那金脚炉的肚子里便传来“噌”的轻响,煞是动听。
贺桢脾气有些怪,不敷圆融, 与同僚也不大相处得出来。同僚来往,皆要去风月场合喝酒听曲, 独他一个早早回家去,分毫不沾风骚佳话。那些酒水, 他亦是碰也不碰的。如此一来,同僚皆悄悄讽刺他假狷介、装模作样, 贺桢在宦海间底子无人说话。
只可惜, 陛下身子日渐孱羸, 本来是3、六日一朝, 现在已改成旬日一朝。贺桢不能常常见到谢均, 就只能在秦檀面前夸他。
“……均哥,你做甚?”太子问,“让孤瞧瞧,恭贵妃是在耍甚么把戏。”
饶是贺老夫人向来不喜杨宝兰,现在一听,也感觉有那么几分事理――人间哪来白吃的午餐?秦檀下嫁给桢儿,定是有所图谋。
现在陛下尚在,太子自是不敢过分猖獗。但他日太子即位,那便是赋性悉数透露,残戾莫测、荒淫阴狠,叫大楚国人俱是心寒。幸亏,另有谢均在旁改正,令太子不至于过分行差踏错。
贺桢便多与方素怜做做伴,免得对本身生出甚么不该该的情思。如此,他日和离之时,才不至于拖泥带水、惹出乱子。
她是必然会分开贺府的,缺的,不过是那一个和离的良机。
秦檀:……这家伙不是说妇人不得妄议政事吗!如何又问起这档子事来!
他手中握着的画像未曾卷好,暴露角落一个名字:秦氏檀娘。
杨宝兰停下捶腿的手,凑到婆婆耳边,小声道:“嫂子她呀,在嫁给大哥前,还另说了一门婚事。也不知因着甚么事儿黄了,厥后,嫂子就闹着要嫁给大哥了。”
莫非,她是因着某种启事嫁不出去了,这才仓促下嫁给了桢儿……?
再往下翻,却只感觉面前哗然有了天光,原是个质如芍药、粉墨盎然的素净美人,粗粗一看便知是个绝色。
“檀儿,本日陛下大怒,要斩那御史中丞,全部朝堂俱无人敢发声,唯有谢大人上前切谏,令陛下留下了中丞一命。”贺桢提到谢均,神采都亮堂了起来,“如果大家皆如谢大人普通,大楚社稷必将稳也。”
“太子殿下,您不必看这幅画像了。这画上女子,已然出嫁。”谢均面色不改,淡然卷起了那副画卷,垂袖放到身后,“贵妃娘娘送已婚妇人的画像给殿下您,实在是有些混闹。不如,将此事禀告皇后娘娘。”
贺老夫人听了,心底犹若擂鼓。
太子起了身,渐渐步去,翻开小寺人手中的盒子,但见里头放了5、六卷美人画卷。太子用双指挑起画卷,随便打量,却见前几幅画上的女子都面貌平平,底子比不上赵良娣的一根手指头。
秦檀:……是你自个儿与我提起的政事,如何反倒怪起她来了!
也对,贺家初来都城,不知秘闻又一穷二白,恰是个最好的挑选!
“我随口说的!”秦檀不欢畅,搁下绣线鞋帮去帘背面了。
方素怜一旦出了事,贺桢心中的天平当即倾了畴昔。
她晓得,方素怜终究开端焦急了。
杨宝兰已锤了小半个时候,手臂酸痛不已。她堪堪提着酸疼的手,在心底谩骂着:老虔婆!年纪一大把,不躺进棺材里去,就晓得拉芳华妙龄的媳妇来做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