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桢侧头,考虑再三,对身边的方素怜道:“素怜,她到底是我妻室。妻妾有别,你便留在这儿吧,我去与她说说话便出来。”
倏忽间,这位都城新晋的年青权贵,竟抱着头在秦檀的床前跪了下来,如同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似的。周遭一片痛哭之声,贺桢的身子微微颤着,面上竟也有热烫的泪珠滚了下来。
愈是靠近正房,药味便愈是浓。春季的落叶积满了天井,也无人打扫,一踏上去便一片清脆响声。贺桢推开了正房的房门,入眼的暗淡浑浊让他不由眯上了眼睛。
其人很有才名、满腹诗书文墨,在圣上面前又甚得信赖,因此在京中名誉不低;再兼之他面貌清俊冷冽,骨中透出狷介俊彦,“贺家桢郎”的名声一时候传遍京中,无数公卿朝臣与之交友攀亲。
春季的山野尽是金脆落叶,一眼望去黄澄澄的。贺家的老旧庄子藏在一片半秃的枝丫里,仿佛也是个上了年事的白叟家。这宅子屋瓦败落,掉了漆的门扇上裂了几道水波似的纹路,一个敞口的木桶搁在屋檐下头,内里装着前日的雨水,守门的婆子亦是没精打采的。天井里传来模糊的哭声,原是两个小丫头在偷偷抹眼泪。浓烈的药味弥散在氛围里,渗得人每一寸衣衫里都是苦味。
贺桢愣愣坐在椅上,好半晌才反应过来:这秦氏收支版房,竟都不与本身这个一家之主打声号召!
贺桢的心底弦,因为这句话突然断开。
说话间,马车已在一处山间庄子门口停下。
贺桢的嘴唇,颤抖了起来,指节难以自控地曲了起来。他茫然无措地环顾四周,像是在找寻甚么东西,却一无所获,口中喃呢着“六生”之语,不明以是。
贺桢的心底,似有一波潮流漫起,淹没了整片胸腔,冷冰冰的。他惊诧着神采,朝秦檀狠狠诘问道:“秦氏,你从哪儿探听来的这句诗?但是素怜奉告你的?!说!”
“大略是六生才修得梅花吧――三生,又三世。”那女子是这般答复的。
方素怜抹着婆娑眼泪,哽咽问道:“大人请说。”
贺桢怒意更甚,喝道:“你说我是恶梦?若非你秦产业初以权势相逼,又怎会有这一桩婚事?!现在你竟感觉这是一场恶梦!”
秦檀悄悄地笑了起来。
至于那年青妇人,则是贺桢的妾室,闺名唤作方素怜。
他的不耐,让秦檀杜口不言了。
***
“六合寥寂山雨歇,六生修获得梅花。”贺桢抬高了声音,一字一句道。
方素怜面露忧色,道:“夫人待我甚好,现在她病重,我不去看望一眼,岂不是忘恩负义?”说罢,半低头颅,眼眶一角微红。
“啊……六合寥寂……山雨歇……”秦檀浅笑起来,笑容格外埠温和,“……六生……修获得梅花……三生又三世……”
方素怜向来通文墨,会晓得这句诗也是常理,但贺桢的面色,却因这句话而突然惨白。
贺桢见她这副模样,不由弯下身子,问道:“秦氏,你想说甚么?”
“……六合寥寂山雨歇,几生……”他口中模糊如许念叨。
贺桢皱眉,道:“我说过,千万不成以出身论人。行医者救人济世,乃是大德之事。你家世代行医,如何就算是‘沙子’了?”
贺桢的衣衿已被血染红了,身子骨软绵绵的,一双眼重新到尾都没展开过,只是借着一番执念,偎在秦檀的背上,话语若丝。
贺桢徐行上前,便见得素色帷帐里躺卧着个极肥胖的女子,她匐在被褥里的模样便如一团柴杆似的;更别提那张颧骨矗立、惨白至极的面庞,毫无分毫赤色,暗淡的瞳眸里尽是衰颓的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