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略柔嫩寡断,经常有一些不应时宜的设法,即位后,哪怕太上皇在身后护持,却也不免因着均衡朝堂后宫之势,而周旋在一众朝臣和后宫妃嫔之间,活得要多累就有多累!
傅佩瑶撇撇嘴,明显是感觉大唐王朝这位备受一世人推许的所谓“端庄贤淑,雍容华贵”的皇后,实在是个彻头彻尾的蠢货。
这位,就是现在的天子。
让人如何接管?又如何能忍耐?!
……
“朽木不成雕也!”
“瞧,连瑶儿如许的小丫头都没明白的事理,恰好,皇后竟到现在仍然‘执迷不悟’!”
这,还用说嘛!
虽是问话,却带上了必定的语气。
刚好,将傅佩瑶的小行动尽收眼底的太上皇,眼神微闪,笑盈盈地问道:“瑶儿,此事,你如何看?”
此事,暗里里被人传得沸沸扬扬,也就罢了。
毕竟,天子向来孝敬,又很能听得进太上皇的劝谏,只要太上皇活着,那么,这偌大的大唐,就不会因所谓的“内有夺嫡,外有蛮敌”,而堕入风雨飘摇的乱世之局。
话落,长公主就微不成察地轻叹了口气。
说实话,固然早就晓得皇后眼界狭小,胸怀不宽,常日里很有些“被害妄图症”,但,长公主还真没推测,皇后“疯魔”起来的时候,竟会犯下此等弊端!
那么,暗里里被皇后几次叮咛不成过分闪现峰芒,从而渐渐地长成“守成”之君的太子,也就不会像眼下这般,让人常常回想起来的时候,都不由自主地收回一声长叹。
倘若,傅佩瑶的“天仙下凡”身份,并未获得圣僧和包含太上皇,天子这两位在内的一众体贴家国大事的皇室中人的看重;
“我瞧着,太子为人端方,虽略有些仁善软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开辟之君,行事却也有几份章法,不枉那几位大儒权臣的教诲。”
“他们只比太子小一岁,而,之前,德妃和淑妃的娘家家世和皇后不相高低。但,这些年,因着皇后一家的‘低调’,倒让德妃和淑妃这两家的娘家人失势起来。”
但,这统统,将能够被几个皇子之间那不择手腕的争斗给毁灭!
而,言词举止间,也尽是对德妃和淑妃作派的嫌弃。
“德妃和淑妃与身边的嬷嬷闲谈时,曾感慨般地说她们不肯意让本身的儿子娶高门望族家的女人,以免他们那被庇护得极好,未见地过宫闺争斗的儿子,被儿媳妇一家给拿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