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君上,臣有本奏。”
齐康公实在是无可何如了,深吐了一口气,神采痛苦地说道:“好吧。我必必要表态了。”
孙乔更加焦心了,心道:“家里的一堆事情还没有措置,也不知王诩返来没有,墨子的印信还没有给他,万一落在田和手中,结果就不堪假想了。但是,现在田和又逐国君和诸位大夫东走,家是回不了了,事情可如何办呢?”
紧接着,全部大殿上剩下的大臣都齐刷刷跪在了地上,都反复着公孙扬的话,声音的浑厚充满了朝堂,让人感受更加的严肃。
俞平忠恭敬地站立着,不慌不慢地说道,也不昂首看齐康公的神采。他咽了口唾沫,持续说道:“但是,君上即位以来,不但不能焚膏继晷,反而俾昼作夜,怠于政事,耽于酒乐,不知齐国有多少城池,尽晓天下有何许美色。长此以往,国将不国,齐国基业不免毁于一旦,祖宗社稷迟早沦为池沼。生灵有涂炭之祸,百姓无半晌之安。俗谚讲‘坐吃山空,立吃地陷’。齐国今徒有大国之名,已无大国之实。当年之强晋,今已为韩赵魏三家,且三国初立,兵力正盛,鲁国饮恨久矣,常思攻齐以报仇。”
济宁殿内,大臣两旁肃立,齐康公面南而视。
门外的卫士听到田和发话,仓猝走上大殿,架起王惇的胳膊就往外走去。王惇破口痛骂:“田和!你这个篡权夺位的乱臣贼子,你不得好死!”
听到这里,齐康公脑筋少有的复苏,像是俄然被泼了一盆凉水,重新到脚都明白了过来。傅璘那里是奏的天象,清楚就是代表田和在威胁齐康公,如果不退位,姜氏子孙或者面对灭亡的伤害。
听到这里,两个兵士齐刷刷跪倒在田和面前,用力磕着头,“砰砰”的响声,大殿之上听得很清楚。“相邦饶命!相邦饶命!!”
“我齐国自周天子分封以来,仰仗太公的圣明,奠定了国度根本。齐国为诸侯之首,因太公功劳,天子恩赐,齐国可代周天子训示诸侯。故桓公时,能够北伐山戎,救燕国于水火,能够南拒蛮楚,卫中原而安乐。以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达于极盛。今传至君上,已历三十余君。君上本应秉承祖上英德,礼贤下士,嘉奖农桑,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使齐国重修千秋霸业,功列诸侯之上。”
卫兵蓦地愣了一下,看看勃然大怒的齐康公,再回过甚来看看田和。只见田和两眼微微眯着,嘴巴紧闭,安之若素的模样。卫兵看到田和没有作声,持续架着王惇往外走。王惇趁着卫兵游移的机会,两只胳膊用力闲逛,摆脱了卫兵,忙从袖中抽出一把匕首,直刺向田和。卫兵大喊“相邦谨慎!相邦谨慎!”本来看戏般的田和见到如许的景象,从速回身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