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已渐中午,日头暴虐,一些早来的农夫也跑到小饭店里来歇脚,四周一下子几近坐满了。农夫们多数是来卖丝的,聚在一起便相互聊了起来。丘胤明坐在一边听着,多数是在抱怨收卖价太低。俄然听一人道:“都是这个知府惹出来的事。”
提及那奉新郡王,和丘胤明倒另有些友情。这郡王是周王府最受宠的世子,排行最末,年纪不大。当初刚来的时候,就听人说,他好风雅,好热烈,常常在府里大开宴会,把开封府有头脸的官员都请去喝酒赋诗。府中养了一多量门客,多数是些宦途不顺却有些才调的文人骚人。别的,府中另有开封府极具盛名的歌舞姬班和厨子,凡是到奉新王府赴过宴的人返来都赞不断口。记得前年第一次被聘请去赴宴的时候,是腊月里,王府中腊梅花盛开,新雪里暗香芬芳,堂上摆了五色平淡滋补的冬令好菜,玉壶暖酒,二三乐人在隔水的亭廊中吹笛清唱,别具高雅。可当时,丘胤明刚处理完冲沙治河的事,还在为河工的夏季补助烦恼。而这些天孙们养尊处优,繁衍无度,每年耗损朝廷不成计数的财产,却向来不问老百姓的死活。在这个时候去赴这豪华的宴会,令贰心中很不是滋味,但他却也明白,纵有再多不满,这台面上的工夫还是要做足的,不然连为老百姓做事的机遇也不会有,因而只得和开封府的其他官员一样,冒充阿谀着。那天王府的一个门客逢迎郡王的爱好,建议众官员赋梅花词,让歌姬演唱。公然这个发起正中郡王下怀,因而命世人各拟一首。丘胤明当时的表情并不好,没有赋诗的雅兴,但记得上官鸿道长曾经赋过一首梅花词,本身偶尔看过,甚为赞叹,至今不忘,因而便把那首词抄了奉上。其别人作的词他现在已经都记不得了,只记当时,合着笛声,歌姬将那支《木兰花慢》缓缓唱出时,四座皆鸦雀无声,阿谁自恃才高的门客面露愧色。自那次宴会以后,奉新郡王对他另眼相看,偶然伶仃请他到府上谈文论诗。丘胤明垂垂感觉,这个年青的郡王固然不懂世情,只晓得清福雅趣,但是和蔼仁慈,谦逊有礼,便不拒美意,常常同他畅怀而论。
一点茶水和卤菜下肚,丘胤明肚中更加饿了,目睹时侯不早,门外丝行门口又堆积了刚来的农夫,看这局势,恐怕当家的不来处理不了,干脆在这里等着看。因而又叫小二来,点了碗面条和一份烧肉。刚叮咛完,只见门口出去一人。那人环顾四周,刚巧和他四目相对。
这些话都一字不漏地进了丘胤明的耳朵。他站在人群背面盯着那瘦子,他的确就是客岁丝绸贩子们推举的领头,当时看他长得还算诚恳刻薄,口口声声包管将会按订价收买生丝,现在竟然假借知府的名头在这里信口雌黄。丘胤明心想,待回府衙后定要把这些贩子全数招来好好鞠问。即便本身管不成这事,也要赏他们些板子才好。正深思间,眼角俄然瞥见,方才和本身同桌用饭的公子此时正站在人群一角旁观。
农夫们不甘逞强,一窝蜂向那顾老爷坐的滑竿涌畴昔,几个仆人奋力反对,一片混乱。这时滑杆上的顾老爷发话了:“大师不要急,不要急!有话好好说!”
农夫中有个嗓门大的道:“知府大人都说过,一斤丝五十文,你凭甚么压价!”
在府城外的树荫下比及日落时分,守兵调班之际,丘胤明混在人群中入了城门,绕巷子回到了府衙。柴官家早就在后门口等着,见他返来,立即上前道:“大人,我还怕你会回得晚呢。刚才奉新郡王府里送信来,请你去赴晚宴。”见他神采欠都雅,又道:“大人累了吧,厨房里烧了银耳莲子汤,我叫人冰镇一下送来?”丘胤明点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