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楼里,宁泽与杜义二人,相互谈着话。
“恩。”宁泽点了点头,走了这么远,还是挺累的。这个期间的交通啊,实在是让人有些头疼。
“柳河书院。“
杜义不再纠结这个题目,转口问道:“不知贤弟的书院,叫甚么名字?”
“现在我孑然一身,那里另有资格说这些,只求能够混口饭吃就行。”
杜义略一沉吟:“话是这么说,但现在方腊反贼势大非常,大有囊括东南之势,其占有的几个处所,恐怕难以支撑其生长。如果集重兵以攻江宁,以朝廷现在驻守四周的兵力,恐怕戍守起来有些困难。”
“娘子。”
说完以后,宁泽又简朴的先容了一下本身关于书院的一些设法,听得杜义咋舌非常。
自从跟宁泽结婚以来,柳雪竹就在成心偶然之间,学着宁泽的办事伎俩。宁泽也没如何去管这些事,反而还感觉有些欣喜。她能够本身找事情做,总比整天对着针线女红给宁泽的观感要好很多。
“这事小弟天然晓得,不过江宁乃是仪朝富庶之地,朝廷定然非常看重,四周各路,都有军队驻守,就算方腊权势再大,若想直接打击江宁,恐怕没那么轻易。要晓得,江宁一旦失守,全部仪朝的赋税,恐怕都得减少很多。”
“哦?不知是何事?”
“贤弟说的那里话,前人有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哎。本日与贤弟这一番扳谈,才知前人诚不我欺也。”杜义感慨了一番。
柳雪竹见宁泽返来,眉头伸展开来,起家说道:“相公可忙完了?”
在宁泽看来,人才固然可贵,但是忠心的人更加可贵。现在勉勉强算起来,也就阿贵和柳家新招的一批伴计还算不错。
也不晓得是不是宁泽之前的一番话起了感化,现在的杜义没有了寻死觅活的心机,只是问道。
宁泽的解释不无事理,切当的说,是很精确的。
杜义固然考个县试都考了几次,但是根柢还在,传授小孩子蒙学必定是没甚么题目的。建柳宁书院的初志,就是培养一多量宁泽本身心目中的人才。对于礼字诗词看得并不算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