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门口来人,沈令嘉多请的这一批同进宫的人来:除施、丁二人外,有江苏同亲米如如,有提点过沈令嘉的班虎儿,有聊过几次天的向采冰,有住在隔壁甘泉宫、常常与沈令嘉相约同时去领份例的姜克柔,韦凝光也来了,总稀有人,虽不大人声鼎沸,也是个朋友小宴的规格。
春水先道了贺,又道:“主子娘娘有口谕,”世人忙下地肃立:“‘明光宫沈氏是个可贵懂事的好孩子,她既能辛苦侍上,且进一级,再观后效。’恭喜沈采女了。”
两人还待再说,后殿丁承诺传闻施选侍已到了,恐怕本身落下,忙不迭赶出来献殷勤:“我早说过mm是有大本领的人,现在可不就应了么!现mm有如许赫赫扬扬的好大气度,又有施选侍如许受宠的好姊妹靠近提携着,只怕将来的事我都不敢想呢――姐姐是个无宠无子的人,不过一味诚恳罢了,将来的恩宠说不得要全托在mm身上了!”
韦凝光奇道:“你原是侍郎的先人,如何倒没吃过酥油?莫非阿姜家里是南人,不做塞北风味?”
这一回还真是韦凝光不对。须知高门贵宦,自有一股傲气,要他们家里的女儿孙女去给人家作小老婆,那是千万不成的,便是天子的妃嫔,也不过是侧室罢了,崇高人家甘愿把孩子嫁给浅显举人做正妻,也不肯意将个斑斓和顺的女儿与皇家做小妾。如果哪一天天子与大将军说:“爱卿啊,朕传闻你家有个仙颜贤淑的女儿没嫁人,把她给朕送进宫来吧。”那就是满朝文武都要骂的昏君了。
施阿措忍笑道:“非常。”
・
韦凝光又不一样了。她本是京郊大族韦家的女儿,东宫孟太后的娘家天然分歧凡响,孟太后的姑母是以也嫁了门当户对的一家,生了一个嫡宗子,现在做到太常寺少卿,掌管着宗庙礼节,大家敬佩。后因西宫常太后生养了今上,孟、常两家便做了个亲,常太后没有亲妹子,遂将堂妹嫁了韦少卿,生出来一个女儿就是韦凝光。
施阿措天然是最早到的,她笑意盈盈地摇着一柄菱花小扇,扇面上胡蝶飞舞如生:“我的好阿姊,你现在可出了大名了!”
戴凤笑道:“酥油可贵,小主若不尽早做了,恐油脂腐坏,就不是皇爷的情意了。”
第二天沈令嘉回了涵香殿,戴凤跟着就将犒赏送到:除了比常日里更加丰富的金帛珠宝外,另有装在精美的胭脂红窄口坛子里的一坛酥油。
施阿措笑道:“你尽管等着罢,到时候天然就晓得了。”
最最要紧的是,这一家出了一个小妾,正妻的娘家提及来都说他们家是“小妾的家里人”,本来大师世交贵族职位相称,恰好这个时候要比别人低了一头,多么热诚?是以天子后宫那些王谢贵宦以后,大多都是旁支庶支的出身,除了皇后以外,再无半个贵族嫡出女儿,一旦皇后薨逝,先挑个位高的嫔妃掌事,再从宫外人家里礼聘一名淑女来做继后,甚么妾室扶正,在皇家是没有的。
沈令嘉心领神会,笑道:“公公说得有理,我明白的。”转头就使钱往御膳房做了一桌好菜,在低位嫔妃中广发请柬,请大师来咀嚼酥油。
丁承诺不啻于闻声了佛语纶音,喜得连道了八百声谢,自往门口去替沈令嘉迎客了。
沈令嘉笑道:“别人打趣我也罢了,你也来这一套,敢是来臊我的不成?”
沈令嘉忙打了个圆场:“是韦姐姐吃少了糖,以是嘴儿不甜,我来奉侍姐姐吃几只酥油泡螺儿,看看姐姐的嘴里能不能吐出蜜来罢!”
待开宴时,沈令嘉下了本钱,将那一坛子酥油尽送了去御膳房,御膳房并不敢剥削得宠嫔妃的东西,诚惶诚恐又添了上好的蔗糖霜,捡了一大盘子酥油泡螺,又做了奶油点心无算来配。姜克柔笑道:“如许好酥也未几见,本日我也沾着阿沈的光尝个鲜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