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岁的小童非常有礼的道:“这里是宋夫人的教馆,到孟夫子的学院需穿过这片竹林,来馆里的多是城中富户送来的女童,夫人这会儿正在正厅上堂,先生先到中间茶厅喝口热茶,安息一番。”
可临摹对年纪小的孩子是非常无趣又古板的折磨,可本日,在新夫子的糖人与顺手画一个图案,看图小故事的瓜代下,昔日早哭几鼻子的一群小不点,本日却一个没有哭的,两个时候嗖的一下便畴昔了,待到下了堂,各自家中丫环来接时,个个都不肯走。
到了门口下了轿,便有孺子迎了出来,前面带路,自一扇碧绿竹门而入,沿着青石铺作的小径走出来,中间绕过了一小片竹林,一起上都非常平静,无甚么人走动。
檀婉清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宋夫人很欢畅,这教馆里里外外都是她一人筹划,还要兼着女四书与乐律,虽人少,可忙起来仍然团团转,现在又请了小我来,当真是能歇一口气。
好说歹物的安抚送走以后,檀婉清实在有些筋疲力尽的坐在椅子上,没想到只十几个小童,对付起来便是这般累。
檀婉清坐下不久,刚清饮了半杯茶汤。
待送走了宋夫人,看着蠢蠢欲动坐不住的一行小人,檀婉清回过甚不由笑了起来,她很喜好小人,当年继母生下的两个mm,三五岁的时候,她也是非常喜好,常常去看望的。
宋夫人将女四书教到的处所指于她看,习字的时候可做参考。
只坐了一会儿她便将人领进了内堂。
她惊了一下,低头一看,竟是一个五六岁的男童,嘴边沾着黑黑未干的墨汁,眼晴呆呆的,直直的盯着她手里的东西,嘴巴张了又张,却没有收回一个音来。
竹林书院所处之地略微偏僻,本是处浅显宅邸,孟秀才佳耦将宅子前后植树砌墙加以补葺了一番,改成了双开门两院。
她将东西放好,便挨个问了名字,又讲了关于幼时画画的小故事,两个故事下来,就跟这十几个小小女学子混的熟了,书与画的发蒙皆使于临摹。
竹林书院的桥子一早便停在了门口。
檀婉清与瑞珠相视一眼,倒是别致,便是京师私塾的夫子,也未见这般来回要小轿接送的报酬。
檀婉清从那一小片竹林走过,细细的打量之际,听到小童的话,微微点头,轻道了句“叨扰”便随其进了偏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