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赞拜见大晋天子陛下。”身着异服的安东赞并没有跪下,只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弯身行了一礼。礼部的几位官员见状,当时就吓得白了神采,进城之前,已经再三叮咛这个蛮族王子,让他拜见陛下时,千万要跪下施礼,可此人当时嘴里承诺的好好的,此时却摆了大师一道。
朝廷恐怕是不会放,也不敢放本身的步队就这么进城吧。
“请伏山先生等人过来。”李元澈一边换下夜行衣,一边叮咛道。
“主上,这如何能够?”赵林低呼了起来,“这五千儿郎可都是我们从太原带出来的嫡派精锐啊。”
李元澈缓缓站了起来,身姿矗立。凌晨的霞光下,银色的盔甲反射出点点金光,将他那张本就刚毅的面庞烘托得更加威武不凡。
正月月朔,一大早,都城统统的百姓们都涌向了宣武门前,想趁早抢占一个好位置。
“雄师卯时三刻拔营解缆,辰时三刻达到都城北门口,到时候由礼部官员先行欢迎蛮族王子一行人,给他们讲讲朝贺的端方。巳时正,陛下就会带领文武百官在宣武门城楼上和百姓一起道贺新年,到时候我们就当着满城百姓的面,护送蛮族王子一行人达到宣武门。”
蛮族近年来经常扰乱边关,大师固然对此纷繁群情,却都没有见过蛮族的人。从未去过北疆的都城百姓们都想趁着明天这个机遇,好都雅看这蛮族之人到底长的甚么凶恶模样。
接下来,礼部的官员们又宣读了一篇祭天的祭文,那些通俗的语句,让浅显的百姓们如坠云雾,一脸茫然。未几,内阁又宣布了本年的一些减税政策,百姓们才回过神,喝彩起来。这个新年的朝贺便在浅显百姓的喝彩声中结束了。
李元澈回身,向身后看了一眼。几名亲卫便护着一人一骑走了过来。那顿时坐着的,恰是蛮族二王子安东赞。
“本日下午,礼部和大理寺的人都来过了,已经肯定好了明日进城的安排。”
巳时刚到,伴随开道的鞭响声,宣武门下的百姓们纷繁跪倒。在一片“陛下万岁”之声中,庆帝和一干朝廷官员登上了宣武门的门楼。
正在此时,李元澈一行人,护送着蛮族王子缓缓来到了宣武门下。
不一会儿,伏山先生连同周平赵林等人便仓促赶来了。
行辕内的主帐中,李元澈刚一现身,影卫灰三便换下了主将的装束,隐退到了暗影处。
庆帝内心有些不满,不过是一个阶下之囚,也敢如此猖獗,面上却带笑,“王子远道而来,辛苦了。朕已经在宫里备下了拂尘宴,为王子拂尘洗尘。”
城门下的百姓们传闻这就是那怒斩敌将的少年将军,便纷繁转头看了过来。
“嗯,事情很顺利。”想到阿谁女子终究点头承诺了给相互一个相处体味的机遇,李元澈的嘴角就上扬了起来,“这边的事情停止得如何样了?”
“都起来吧,”身着一身金色龙袍的庆帝,面色平和,“本日乃是新年,朕与大师共贺新春。”
“臣,唐国公世子,李元澈,拜见陛下。”一身银色盔甲的李元澈单膝跪地。
“祝我大晋本年风调雨顺,百姓康乐!”
借着接连不竭响起的爆仗声的喧哗,李元澈几人悄悄的潜入了进京的步队。
“主上,你返来了,路上可还顺利?”赵林固然不晓得这位和本身一起长大的主子去了那里,但见李元澈的脸上尽是怠倦,还是忍不住体贴了起来。
李元澈看着那些向四下散去,还几次转头打量本身的百姓,浅笑的点了点头,便翻身上马,跟从礼部的官员向新修建好的唐国公府而去。
除夕夜,都城城郊四十里外的周家村。
“传李偏将过来。”这李偏姑息是当初被围困在瓦连堡的那名守将,自瓦连堡一役被李元澈挽救后,此人便对李元澈誓死跟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