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臣本纪 > 206.二零六章

我的书架

目睹一场辩论要起,大司徒笑道:“本日天子请高僧入殿,想必不是为争辩此事,两位且歇歇气,”进而望向坐上天子,“臣等不知今上集众高僧于此,是为何故?”

“人间统统神道,无有与佛理可比者,倘让和尚膜拜,必坏佛之法律,而致其难以修善。且不膜拜,并不亏于国法,沙门受戒,从未曾怠慢天子,中丞不见和尚常常焚香也都觉得国朝祈福为先?”

“佛法虽高深高深,却乃本国之法,不为我朝治天下所需,自可废而不消,而七庙,乃是我国朝圣天子之本,大师如此,过分无礼,是要君父不认祖宗?”成去非开口顷刻,太极殿上统统目光纷繁会聚于其一身,妙远身侧亦有高僧小声提点:“这便是乌衣巷成去非。”

沈复道:“人神两届,各有通例,向来贤人治国,且都要同一法度。万乘之君,并非爱好别人表达尊敬,但倘无尊卑,则王教不统,不统则生乱。何况僧未登圣,俱是凡夫,不能不拜天子。”

“佛可弘善,可报四恩,可资三有,今上缘何忽欲罢之?”有人开端发难,很多人本就只待一人起势,后续自一拥而上,或为身家实在短长,或为尊佛敬神之心,或为出自虔诚制止主君获咎神佛而招致灾害,亦或甚么都不为,只为发声,凡此各种,天子偶然细究,他要看在金碧光辉的大殿上,他的臣子们是如何故口厮杀,谁忠谁奸,君子小人,他们到底要如何一决雌雄,而即便身处人群当中,却总似一人独立的成去非又要如何反击,天子群臣,还未曾领教过年青的贵介后辈展露他思辨的敏捷,过人的聪明,以及那份舍我其谁勇者不惧的气势。

妙远笑驳道:“倘江左和鲁国皆是天子治下,儒学可通行南北,那中华和天竺,皆在阎浮提以内,皆在转轮圣王治下,为何不成尊奉佛教?” 成去非心底嘲笑一声,安闲环顾四方道:“在坐诸位同僚,无一不受贤人教养,于国忠君,于家尽孝。礼,起于侍亲,终究事君,忠孝乃臣子之道。佛这位储君,逾城削发,从家来讲,是悖逆其父,从国来讲,是违逆君王,今者,”他的目光重新落到众僧面前,顿了一顿,方道:“父母之体,不成毁伤,而沙门剃发受戒,反先王之道,毁孝悌之义,至于沙门不敬王者,入殿一幕,大师们应还记得罢?且连根基的礼节尚怜惜于向天子表达,不知何来忠君一说?是故贵佛法,与我中华千年之文明,绝非同根同源,”他的目光再次调转向群臣,以一种淡之又淡的口气说道,“我诸位同僚,皆有君有父之人,亦毫不会奉无君无父之教。”

妙远会心一笑:“请圣天子听拙僧细言,再发怒不迟,中华无经像之前,中华百姓不知有佛,三皇之前并无笔墨,人遂不知五常之理,当时人只知其母,不知有父,同禽兽无异,是以百姓需借经像方知佛法,现在上觉得佛像无情,敬之无福,故七庙之像,亦可废矣。”英奴向来不善抵赖,一时无话可接,反倒是群臣应和不已,相互点头称是。

英奴道:“方才只是读了成卿的奏章,台阁呈上的那一份,怕是众卿还不知,也读出来吧!”近侍忙又拈起一份,尖声读毕,世民气头一凛,台阁已将罢佛毁寺条条分陈,事前担忧之事公然成真!那边高僧亦变了神采,唯支林一人神情稳定,统统如常。

推荐阅读: 大世界缔造者     丹道武神     九转神龙诀     王妃路子野要宠     豪门崛起:重生校园商女     都市无上仙王     送葬者     极品系统高手     首席盛爱     刚从鬼灭归来,你跟我说丧尸爆发?     海棠春烬     不死诫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