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奴婢就回叠章院了。奴婢会转告相公的。”关氏放下了心,给顾琰躬了身。然后分开了尺璧院。
“朕念在你打理皇库多年,没有功绩也有苦劳,不会虐待于你,你便放心分开京兆吧。”崇德帝最后叹了一口气,多少有些感慨。
前一世,她在秦绩那边耳濡目染,又与沈度相同来往。对于秦绩、三皇子、朝局的体味掌控,不算炉火纯青,却也非同普通。
听了这么一句话,江南官员便都将心都放了下来。再查,他们也不怕了,江南的官员那么多,到时候推一两个不利的出去,就万事大吉了。
“你所要做的,是要让下一任帝王有如许的对峙和勇气,如果能将这些对峙和勇气变成朝官的共鸣,那就更好了。”沈肃进步了声音,一字一字地说道。
“你要记得。自古至今,向来不贫乏好的奏章,也不贫乏能人贤吏,缺的,只是将奏章履行到位的那份对峙和勇气。”沈肃顿了顿,凝睇着沈度。
朱有洛心疼着皇库的撤掉,担忧着养家的钱银;韩士元和徐桢则仍在会商祖宗之法;柳缙云安稳地接下了皇库;其他朝官们都在存眷御史台和户部,去国库没有、下江南没有……凡此各种,都成了谈资。
三皇子这个奏疏不但不是晋望之阶,反而会是招祸之举,她甚么都不消做,悄悄等候时候的发酵就行了。
“现在是不可了,刮骨清除本就要非人决计。他登基已久,不想再动了。”沈肃点评道,也不急。
这些人谈了些甚么,当然不会对外鼓吹。只晓得方集馨对三皇子的怨怼没了,张龟龄的脸也不绿了,皇库彻查事情,面上仍如火如荼地履行着。
动了皇库都不轻易,再动户部国库、江南银库,就太笨拙了。
身为帝王,就要衡量利弊得失。就会有无法,崇德帝也不例外,他挑选了一条更轻易走的路,人之常情。
任何事情都是一步步来,只能缓缓图之,皇库撤掉了,彻查两库也会实现的,但不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