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到常熟快马不到一天,除夕当天王雨森就拿到了通政司发下来的两期刊文草版,得益于常熟的富庶,县里有现成的印刷雕版,两期刊文明天一到,当晚就加印了两百份出来。
另有一份?
“时愿大明万岁,大明群众万岁。”
“县尊说的甚是有理,实令下官忸捏。”
姓高的主簿单名一个岩,长得瘦瘦高高,四十来岁,留着山羊胡。闻言先是拱手向高居首坐的王雨森躬身作揖一礼,随后才自行寻位子坐下。
这期刊文的情势排版上没有窜改,还是抢先一行报出了名字和日期,不过注释内容但是震惊了很多。
除了郁新这其中规中矩的,他的晋升是一步一个足迹自中进士以后,历任户部度支主事、户部郎中、右侍郎、左侍郎、尚书、入阁辅臣。
“下官现在也是迫不及待这报局开刊了。”
商贾凡在求是报上颁发五篇刊文者,可获得一年的免交商税权。”
“一种通行与官方,情势上倒是与邸报相仿。”
天子竟然也在这报纸上颁发刊文了!
高岩放下报纸,砸吧砸吧嘴:“下官本年四十有六,遵循去岁朝廷的致仕条例,另有不到十载就要离任,倒是县尊眼下芳华正茂,又是翰林考定魁首,将来想必也能有入阁之日。”
翰林院的考定已经变了味道,在朱允炆的隐晦授意下,翰林院高低的儒林士子每天看得最多的还是内阁批复过保存的中枢国政奏本,而不是那些古籍上花里胡哨的平常笔墨,而他王雨森能在翰林院考定中脱颖而出,申明他进了杨士奇和朱高炽的眼中。
也是以,听到高岩的话,倒也不避讳,当即含笑点头:“你老高就莫要笑话本官了,我辈为官当以民为本,那里只是为了行动青云,只要能为百姓立命,县令与首辅又有甚么辨别。”
高岩出世那年,大明可还没有立国呢,天下一片战祸离乱,是真真的乱世气象,性命贱如蚁,恍忽之间这才多少年?当年那残暴横行的蒙前人,这就甘心昂首称臣,投降大了然?
雄鸡高啼之间,县衙外出去一人,王雨森昂首一看倒是同僚:“呵,年节恩假,高主簿不在府上歇着,怎得也来了。”
日期简明,一目了然,哪怕是偏僻如四川那边的学子,正月十五以后才气看到,拿过手来也晓得这一期刊文的内容是出自哪一日,不至于当作时势来测度。
凡是能在翰林院考定中通过的学子,无一例外都会是传统冬烘眼中的离经叛道之徒,而只要这些离经叛道之徒才会自翰林院下放到处所。
只要这杨士奇!
高岩也跟着连连喊了几声好,复又往下看,倒是怔住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