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次她带了甄茹怡来长康院用膳,临时坐了别的位置,薇娘却趁着给老太太夹菜的时候把离她远一点的糖醋排骨夹了好几块给她,当时,她才晓得这府里另有薇娘如许一个小巧剔透的人儿,只是可惜,明珠暗投,而她晓得得也太晚了,薇娘哀败得太快了。这一年来,她在长康院就没再吃过好吃的糖醋排骨了。
兴哥儿似松了一口气,“嗯,我晓得了,九姑姑,我不会忘了母亲的。也必然不能让mm忘了母亲,行吗?”
甄府大爷的第二次婚礼动静不大,只宴请了些常常走动的交好之家,在康帝十三年的六月,一顶大红肩舆在竹炮声声中抬进了郁香楼,让新颜遮去了旧貌,欢声染去了昔日的哀思。甄婉怡没有去陪新娘子,她怕本身露不出至心的笑容来,那么又何必去给别人添堵呢。
囡囡猜疑道:“但是,九姑姑,真的是母亲要返来了吗?”
陈嬷嬷的声音传来,“大爷和大奶奶请进。”
四太太心下欣喜,摸了摸甄婉怡的头,放过了她这一遭。
第二天认亲的时候,甄婉怡早早的到了,替囡囡穿上了新绸做的衣裳,虽还带着孝,不能着红,可一身淡淡的碧色襦裙,让圆润的小脸衬得唇红齿白的,非常精力,这么敬爱的一个女孩儿,应当没有人会不喜好吧。
甄婉怡与有荣焉,“能得母亲嘉奖的必然是好的。”
大姑奶奶和二房的二姑奶奶都嫁在都城,此次都没能赶返来,就边三房也只是派了个婆子返来送礼,再有就是仙桃张家舅祖父那边的人,也是长长的一排。
甄婉怡看到如许的新大嫂有些惊骇,直觉的就想离她远些,带着如许精美面具的人,必是那心志果断、七窍皆灵之人,如许的人如果交好倒也罢了,可她才想着今后两人必是不能交好的,那就躲远一些好了。
甄婉怡带着兴哥儿两兄妹到长康院时,长康院里坐了一半的人,二太太二老爷带着他们那一房的四个儿子三个儿媳都来了,另有出嫁的四姑奶奶五姑奶奶和甄文怡,长长的一排摆开占去了左边一条道,难怪老太太除了薇娘都不让其他孙媳辈的进屋立端方,如果二房的媳妇们都出去了,只怕站着人都能把坐着的围个满圈吧。
甄婉怡愣了愣,“不是,这是另一个母亲,今后她会照顾好囡囡的,以是囡囡要乖乖听话,晓得吗?”